题庸斋
人生一世间,当为一世杰。
琐琐混常流,有愧古明哲。
努力求至道,毫发无差别。
伟哉平常心,光明配日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生在世只有一次,理当成为一代杰出人物。
如果庸庸碌碌地混入普通人之中,真是对不起古代那些明智的人。
要努力追求最高的道理,丝毫不能马虎。
伟大啊这平常心,它的光辉可以跟日月相媲美。
去完善
释义
1. 题庸斋:庸斋是书房的名字。
2. 一世间:指人的一生。
3. 当:应当,应该。
4. 为:成为,变成。
5. 杰:才能出众的人。
6. 琐琐:琐碎,平凡。
7. 混:混杂,融入。
8. 常流:平常的人或事物。
9. 有愧:对……感到惭愧。
10. 古明哲:古代明智的圣人。
11. 努力:用尽力气去做事情。
12. 至道:最高的道理。
13. 毫发:一点儿。
14. 差别:区分,不同。
15. 伟哉:伟大啊!
16. 平常心:平静的心情。
17. 光明:明亮,光辉。
18. 配:与……相匹配。
19. 日月:太阳和月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庸斋”,作者是南宋的文人袁燮。诗中的字面意思是,在人的一生中,应当努力成为一位杰出的人物。如果无所作为地混迹于寻常生活中,就会对古代那些明智而有德行的人有所亏欠。作者提倡要努力地追求最高的道德境界,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都是有价值的。同时,他赞美那种伟大的平凡心态,这种心态如同日月的光芒一样普照大地。
诗的开篇,作者就用直截了当的语言提出了人生的目标——成为一位杰出的、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照,说明如果一个人没有付出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只是随波逐流地生活,那么他就无法达到古人所说的贤明的境地。
中间两联,作者鼓励人们积极进取,不懈地去追求人生的最高理想。他强调的是过程的重要性,即使只是微小的进步,也是有意义的。这是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的体现。
最后两联,作者以赞美的心态描绘出一种伟大的平凡心境。他认为,这种平凡的心境如日月光辉一般普照大地,照亮着每个人的人生道路。这既是对平凡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们内心世界的鼓舞和激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既有激扬人心的鼓励,也有温暖人心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的关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庸斋》是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袁燮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至宁宗庆元六年(1199年)之间,当时袁燮任江东提刑,期间寓居于扬州的庸斋。
在创作这首诗时,袁燮正处于他的人生低谷。他在政治道路上历经坎坷,曾因直言不讳而触怒权贵,屡遭贬谪。在这首《题庸斋》中,他以“庸斋”作为自我寄托,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中的豁达与超脱。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金人侵略的压力之下,内外交困,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袁燮作为一个正直的政治家,深感国家兴亡之责任,虽身居闲职,但仍忧国忧民,时刻关注国家大事。这些时代背景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