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卜道人二首
道人怪我年如许,宿债胡为未尽偿。
宁识吾心烈於火,得归要下便清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道人:指卜卦的人,这里应该是指卜道人本人;
2. 怪:惊讶,诧异;
3. 年如许:这样多年的意思,"如许"是如此的意思;
4. 宿债:前世的债;
5. 胡为:为什么;
6. 未尽偿:还没有还清;
7. 宁:岂,表示反问的语气;
8. 识:知道,了解;
9. 吾心:我的内心;
10. 烈於火:比火焰还要猛烈,形容炽热的感情;
11. 得归:能够回归;
12. 要:希望;
13. 下:下降,此处指心情平静下来;
14. 便:就;
15. 清凉:凉爽,安静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与卜道人之间的对话。诗中的“道人怪我年如许”表示卜道人对诗人年龄的惊讶,可能暗含对其健康状态的关心。而“宿债胡为未尽偿”则可能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意指自己还有一些未完成的心愿或责任。
接下来的“宁识吾心烈於火”一句,诗人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他的坚定信念和火热之心,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他也会保持坚定的信念去克服。最后两句“得归要下便清凉”则传达了诗人的心态转变,即当他完成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时,他便能回归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卜道人二首》是南宋诗人袁燮于公元1196年创作的一组诗。此时正处于宋金战争时期,南方人民生活动荡不安。
袁燮(1144-1224)字和叔,号絜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少年时曾学文于楼昉,及长从程颐之孙程瑞学,以儒学为主。他在当时颇负盛名,然而屡次应试不第。直到1186年,才因贤良方正对策而入仕。历任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国子监祭酒等职。他忠直敢谏,曾因触怒韩侂胄而被罢职。在此背景下,袁燮在1196年写下这组诗。
这首诗通过卜者之口揭示了自己的忧虑和对时局的看法。因为当时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且政治腐败,战事不断。他的忧虑情绪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仍然坚持理想,希望能为国家尽一份力。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鲜明的表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