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织妇

标题包含
织妇
列屋闲居曳绮罗,霜刀裁剪竞新磨。 那知红女经营苦,轧轧寒机几万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燮(1144年-1224年),字和叔,号絜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杨简、陆九渊、舒璘并称“甬上四先生”。 袁燮自幼聪颖好学,年轻时师从陆九渊,深受其影响。乾道五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整齐的房屋里人们穿着丝绸悠闲度日,寒冬中执着地磨砺着新剪的霜刃。 谁知那纺织女子的辛劳不易,机器声响起寒夜中多少次的辛勤编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列屋:排列的屋子,这里指代从事纺织业的作坊或工厂。 2. 闲居:空闲的房屋。 3.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这里指织物。 4. 霜刀:形容锋利的剪刀。 5. 新磨:指刚刚磨过的剪刀。 6. 红女:旧时对年轻女子的称呼,这里指织妇。 7. 经营:制作,这里是制作丝绸的意思。 8. 轧轧:形容织布机的声音。 9. 寒机:寒冷天气里的织布机。 10. 万梭:形容织布机上的梭子数量多。
去完善
赏析
《织妇》一诗以描绘织女的辛勤劳作为主线,展现了古代劳动妇女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诗人通过对织妇生活场景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其艰辛生活的关注和同情。在“列屋闲居曳绮罗”一句中,诗人用“绮罗”一词形容织物的华丽精美,突出了纺织技艺的高超;同时,“列屋闲居”则暗示了女子们从事纺织生产的场所和家庭生活环境的简陋。接下来的“霜刀裁剪竞新磨”表现了织女们为了追求美的追求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打磨切割技巧。然而,尽管织妇付出了无数心血,但外界却鲜少有人知道她们的辛苦,“那知红女经营苦”便揭示了这一残酷现实。最后一句“轧轧寒机几万梭”,形象地刻画了织布机不停地运转,用以表现织女们在寒冷的环境中持续不断地工作,且工作量之大。整首诗通过深刻挖掘织妇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社会的苦难和不公,揭示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织妇》是南宋著名诗人袁燮创作的一首描绘民间疾苦的五言诗。这首诗歌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宋金对峙、战乱频仍的历史阶段。 袁燮作为南宋文人,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民生问题。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述织妇辛勤劳作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以及对他们悲惨命运的同情。通过对织妇的刻画,诗人呼吁统治者关心民生,减轻百姓负担。 在嘉定年间,由于战争的影响,国家财政紧张,民不聊生。此外,科举制度的发展使得许多文人墨客跻身官场,但同时也导致了士人阶层的腐化堕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袁燮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他将目光投向了民间百姓的苦难,用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福祉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