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百竿才欣种植佳篇五首旋辱咏歌若无还答
青青郁郁影疏疏,碧嶂移根到我居。
为爱绿阴时遗扫,恐伤新笋不教锄。
勾牵好鸟啼幽槛,摇摆清风上碧虚。
栽得此群右有幸,入他仙客咏吟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掩映中树影稀疏,翠嶂将根部迁移到我的住所。
喜爱这绿荫时常打扫,担心伤了春笋不忍用锄头。
引来了悦耳的鸟鸣回荡在清幽的门槛,清风摇曳在广阔的天空。
种植了这些树木真是幸运,它们成了神仙般的宾客们歌颂和传颂的对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青青青郁郁:形容竹子茂盛的颜色。
2. 碧嶂:指绿色的群山。
3. 移根:移植竹子的根部。
4. 爱绿阴时遗扫:指喜欢竹子遮挡阳光时偶尔清扫一下地面。
5. 恐伤新笋不教锄:担心伤害到新生的竹笋,不去用锄头清理杂草。
6. 勾牵好鸟:指鸟类被竹子吸引而来。
7. 幽槛:指安静的栏杆或门槛。
8. 摇摆清风上碧虚:指清风吹过竹子带来的视觉感受。
9. 栽得此群右有幸:能种出这样的竹子群体是幸运的。
10. 入他仙客咏吟余:意指诗人自己在这竹林中得到了身心宁静的体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修竹为主题,展现了对竹子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竹子青翠茂盛的形象和质感,表达了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人把竹子的翠绿繁茂、鸟鸣和风摇表现得淋漓尽致,并通过诗题中的“种”、“咏”等字眼,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青青郁郁影疏疏,碧嶂移根到我居。”开篇两句便勾勒出一幅竹子在阳光下投下疏影的景象,表现出竹子翠绿繁茂的生机。同时,诗人将竹子比喻为碧嶂,暗示了竹子的高洁品质。接着,诗人写到“为爱绿阴时遗扫,恐伤新笋不教锄。”表达了对竹子成长的关爱和保护,强调了竹子生长过程中需要细心照顾的重要性。
“勾牵好鸟啼幽槛,摇摆清风上碧虚。”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竹子周围的环境之美。勾牵好鸟与摇摆清风,不仅突显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还暗示了竹子能为生活带来美好体验。最后,诗人写道:“栽得此群右有幸,入他仙客咏吟余。”赞美了竹子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和文化熏陶,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珍视与热爱。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修竹的生动描绘,展示了竹子所象征的美好品质和高尚情操,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960年左右的五代十国时期,李昉作为一位著名文人学者,身处政局动荡的乱世,但凭借着满腹经纶和一腔豪情壮志,他致力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组《修竹百竿才欣种植佳篇五首旋辱咏歌若无还答》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期,各地方势力纷争不断,战乱频仍。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李昉依旧坚守着对文化的信仰和对国家的热爱。他在修竹百竿的庄园中悉心种植,以其坚韧的品质象征着文人士大夫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与此同时,他以诗歌为载体,抒发心中的感慨,既表达了个人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又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赞美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这组诗篇正是这位才子志士以其深厚的人文修养和不屈的民族精神,诠释自己对家国命运的深沉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