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石伞峰书堂

标题包含
石伞峰书堂
奇峰如繖见遥青,玉笥山头地有灵。 三径荒凉丞相隠,一篇清绝放夫铭。 孤标竦处天门近,直影圆时日御停。 谁蹑岩梯访遗迹,远孙高谢在鸿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奇特的山峰犹如雨伞般展现着遥远的绿意,玉笥山头的土地上充满了灵性。丞相曾经隐居过的三条幽静的小路现在已经荒废,但一首篇清秀的诗篇和墓志铭仍然流传下来。在山巅独树一帜之处,仿佛离天门很近,当太阳从头顶上照射过来时,影子会变得清晰而圆形。有谁沿着悬崖峭壁上的台阶探访古迹?遥远的高孙已经如同大雁般消失在天空中。
去完善
释义
1. 石伞峰:指山形奇特的山峰,形状如同雨伞一般。 2. 书堂:指古代文人墨客读书、学习的地方。 3. 玉笥山:位于江西庐陵县东南。 4. 三径:古人常用“三径”代表隐士的居处。这里指的是宋代名臣赵汝愚的隐居所。 5. 放夫铭:字面意思为“放飞丈夫的名言”,可以理解为作者激励丈夫追求自由的诗文。 6. 天门:借指天庭,此处指代朝廷。 7. 直影圆时:太阳正午时阳光直射形成的圆形投影。 8. 日御停:意指太阳在中午时分暂时停止移动。 9. 远孙:后代子孙。 10. 高谢:比喻隐居山林,不与世俗交往。 11. 鸿冥:鸟飞向天空,寓意高远。
去完善
赏析
《石伞峰书堂》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山水画卷。首句“奇峰如繖见遥青”以奇特的山峰作为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壮观景色。接下来的两句“玉笥山头地有灵,三径荒凉丞相隠”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头的神秘气氛,同时传达出作者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紧接着的三四句“一篇清绝放夫铭,孤标竦处天门近”则以优美的诗句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而最后两句“谁蹑岩梯访遗迹,远孙高谢在鸿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虽然无人踏寻遗迹,但后人仍然能够领略到古人的风采,这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也表达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伞峰书堂》是北宋著名文人元绛的一首描述自然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的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元绛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人生际遇,包括科举中第、任职多地、历任要职等。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自然和社会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为他创作这首描绘山水的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情感基础。 在北宋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士人阶层的崛起,文人墨客们开始关注并歌颂自然风光。这种风气在当时的文坛上蔚然成风,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都曾留下过大量的山水诗。元绛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风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