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晚景
向晚西风急,扁舟下濑轻。
帆樯挂山影,鼓吹压潮声。
白鸟烟中没,斜阳雨外明。
汕然五湖意,浑欲薄功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西风渐紧,一叶扁舟在浅滩轻轻停靠。
船上的帆影映衬着山色,鼓声和吹奏的声音逐渐淹没在潮水声中。
白鸟在炊烟中消失,夕阳和雨水在远方显得格外明亮。
这漂泊江湖的情志,让人感到淡薄功名的意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向晚:接近晚上的时候。
2. 西风:从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
3. 扁舟:小船。
4. 下濑:水流湍急的河段。
5. 帆樯:帆船的桅杆和船帆。
6. 鼓吹:音乐演奏。
7. 白鸟:白色的鸟,这里比喻船只。
8. 烟中:烟雾弥漫的地方,这里指江面的雾气。
9. 斜阳:傍晚时分的太阳。
10. 雨外明:透过雨幕看出去的阳光。
11. 汕然:沉浸其中的样子。
12. 五湖:指浙江湖州一带的湖泊,这里代指归隐之地。
13. 浑欲:几乎要,快要。
14. 薄功名:轻视功名。
去完善
赏析
《桐庐晚景》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乘船游览桐庐的所见所闻。首句“向晚西风急”点明了时间,表现出傍晚时分的气氛。而“扁舟下濑轻”则描述了诗人乘坐的小船在水流湍急的地方轻盈地滑行。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闻,如“帆樯挂山影”表现出了山水之间的美景,而“鼓吹压潮声”则让人感受到了潮水的澎湃之声。
接下来的两句“白鸟烟中没,斜阳雨外明”,通过对白鸟、烟、斜阳和雨的描绘,展现了雨后夕阳的美景。最后两句“汕然五湖意,浑欲薄功名”表达了诗人厌倦世俗名利,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桐庐晚景》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元绛创作的一首描绘江景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74年,正值宋神宗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元绛的仕途颇为坎坷,曾遭贬谪。然而,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品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北宋王朝的中期,虽然政治斗争激烈,但经济和文化发展却达到了空前的高峰。文人墨客们纷纷投身于文学艺术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貌。在这种背景下,元绛的诗歌作品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了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