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张处士游梁
莫学区区老一经,夷门关吏旧书生。
晋朝灭后无中散,韩国亡来绝上卿。
龙变洞中千谷冷,劒横天外八风清。
好携长策干时去,免逐渔樵度太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不要只关注那些古老的儒家经典,要看到一些新的东西。像古代边关的门吏一样保持谦虚和好学的精神。
晋朝灭亡之后,再也没有看见过忠良之士,韩国消亡以后,高级的官员也都消失了。
在黑暗中,有千百种龙的改变,有剑光闪烁,清风吹拂着天空。
希望你们能够带着好的策略去参与时事,不要只是随着渔夫、樵夫那样虚度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莫学区区老一经:不要只局限于学校中的学习,要像老人一样有经验和知识。“一经”指儒家经典之一。
2. 夷门关吏旧书生:在夷门的地方担任关吏的,是过去的书生。夷门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城门,这里用来指代作者的故乡。
3. 晋朝灭后无中散:晋朝灭亡后,像嵇康这样的文人已经没有了。中散是嵇康的官职。
4. 韩国亡来绝上卿:韩国灭亡后,像韩非子这样的政治家已经没有了。上卿是韩非子的官职。
5. 龙变洞中千谷冷:龙变的典故出自《庄子·列御寇》,比喻人有智慧才能改变世界。千谷冷形容景色寒冷萧瑟。
6. 剑横天外八风清:用剑横扫天空,让八方的风都清晰起来。这里的“剑”象征着权力,“八风清”代表政治清明。
7. 好携长策干时去:准备好自己的策略,去为时代贡献力量。
8. 免逐渔樵度太平:避免被渔樵之人取代,度过太平盛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理想。诗人以自身为例,表示自己并非只局限于某一方面的学问,而是有广泛的学识和眼界。他将自己比作夷门关的官员,暗示自己是一位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接下来,诗人通过晋朝灭亡和中韩关系的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爱国情怀。他认为国家应该重视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而不是让有才能的人沦落到渔樵的地步。最后,诗人呼吁自己的好友张处士一起,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约张处士游梁》是五代诗人谭用之创作的一首描绘友情的诗。这首诗创作于五代时期(907-960年),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分裂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时期,谭用之作为一名文人,面临着人生际遇的诸多波折。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时局动荡而离职,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张处士。他们常常一起游山玩水,畅谈文学、哲学等问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谭用之与张处士正生活在梁州一带。梁州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谭用之在此地度过了他的晚年生活,以诗为伴,以友为邻,度过了平静而安详的时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