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兵车行

标题包含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杜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官职。他自幼学习儒家...查看更多
苛嗳哆宝宝
去完善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青海湖畔,自古以来战死者的白骨无人掩埋。新生的亡魂满怀冤屈,旧日的亡灵仍在哭泣,每当阴雨连绵,那凄凉的哀嚎声便回荡在天地之间。
苛嗳哆宝宝
去完善
释义
山东:崤山以东;荆杞:杂草丛生
苛嗳哆宝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征人为切入点,通过层层递进的手法,描绘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毁灭性打击。首段描写送别的悲壮场面,渲染气氛;接着叙述士兵长期征战、家庭破碎的惨状;再进一步揭示社会凋敝、民生困苦的现实;最后以青海战场上的累累白骨作结,将全诗推向高潮。诗句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既展现了个人命运的悲剧,又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苛嗳哆宝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左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爆发,但大唐帝国已经呈现出种种衰败的迹象。在这个时期,杜甫已经历了不少人生磨难,他因得罪权贵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是一个闲职,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时的大唐王朝,虽然表面上还保持着繁荣的假象,但实际上内外矛盾已经十分尖锐。对外有边疆战事,对内则民生疾苦。由于长期战争,兵役繁重,百姓生活困苦,士兵伤亡惨重。这使得原本就贫困的农民更加艰难,有的卖儿鬻女以应对沉重的赋税和兵役负担。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一现状,痛心疾首,写下了这首《兵车行》。 在这首诗中,杜甫以细致的描绘、生动的对话,展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和牺牲,以及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通过对比手法,突出表现了民间的悲惨生活和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深刻揭示了社会矛盾,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强烈批判。
苛嗳哆宝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