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故山 其一
群峰雪后尚崔嵬,行尽黄昏不见梅。
独有故庐山数曲,殷勤推月过溪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群山在雪后依然高耸巍峨,走到黄昏也看不到梅花。
唯有那熟悉的庐山几座山峦,认真地把月亮推到小溪对面。
去完善
释义
1. 群峰:指许多山峰。
2. 雪后:指下雪后的景象。
3. 尚:仍然。
4. 崔嵬:高大的样子。
5. 行尽:走完全程。
6. 黄昏:傍晚时分。
7. 不见梅:此处借指看不到梅花开放。
8. 独有:只有。
9. 故庐:旧居,此指作者故乡的山峦。
10. 数曲:几处弯曲的地方。
11. 推月:推出月光。
12. 过溪来:越过溪流照过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天雪后诗人夜泊山中的情景。首句“群峰雪后尚崔嵬”以白雪覆盖的山峰开篇,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丽景象。次句“行尽黄昏不见梅”则写出诗人在黄昏时分行走山中寻寻觅觅梅花,却无所得的心情。
接着,诗人在第三句中以“独有故庐山数曲”这一景象,传达出此时只有群山环绕,别无他物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殷勤推月过溪来”则是通过月亮升起照亮黑夜的画面,将夜色、溪水、月影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梦幻的氛围。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诗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泊故山 其一》是宋朝诗人释居简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光宗时期(公元1190-1194年)。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释居简作为一名僧人,历经了南宋政治、社会、文化的剧烈变革。他在寺庙内外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如修建庙宇、讲经说法等,以弘扬佛法,致力于提升僧众的修行水平。由于他的勤奋和才学,使得他在僧俗两界都取得了较高的声誉。
此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之一,禅宗、天台宗等各大宗派繁荣发展。在释居简生活的地区,当时的文人墨客热衷于吟诗赋词,常常与佛门弟子互相交流切磋,共同探讨人生哲理。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释居简的诗歌创作深受影响,他以禅宗的观点表达了人与自然、生命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