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绿筠轩旧在於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

标题包含
绿筠轩旧在於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
气韵非关竹有鱼,莫嫌清荫杂芙蕖。 官居不俗从何得,窗下风翻末尽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镃(1153年-1221年),字功甫,号约斋,又号竹斋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父亲张濡曾任朝议大夫,母亲是宋高宗赵构的女儿秦鲁国大长公主。 张镃年轻时就才华横溢,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诗意表达并非源自竹子和游鱼的神韵,也别嫌弃清凉绿荫中夹杂的莲花。不平凡的品味是从何而来呢?无非是窗下微风翻动的书籍所积累的底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绿筠轩:一种竹子种类的小屋或者竹林景观; 2. 於潜:古地名,位于现今中国浙江省临安市; 3. 寂照寺:一座寺庙名,现无考具体位置; 4. 莫嫌清荫杂芙蕖:芙蕖,即荷花; 5. 何得:如何得到或取得; 6. 末尽书:未看完的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较为复杂,大意是:绿筠轩原本位于於潜县的寂照寺内,现在迁移到县治的东边。竹间开辟了一片空地。诗人通过描述绿筠轩的位置变化,表达了对竹子的高雅气韵和美好环境的赞美。 "气韵非关竹有鱼",是说绿筠轩的气韵不在于竹子的外形或性质,而在于它们所象征的精神品质。这里的"竹有鱼"并非指竹子真的长出了鱼,而是暗示竹子具有的生命力和活力。 "莫嫌清荫杂芙蕖",不要嫌弃竹林的清凉树荫混杂着荷花的味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环境的一种欣赏。"清荫"指的是竹子形成的阴凉,"芙蕖"则是荷花的别称。 "官居不俗从何得",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官居之地的不俗之处的好奇。这应该是源于他看到绿筠轩窗下的景致,风吹动着书本,形象地展示了一种静谧的文化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宋诗人张镃创作的《绿筠轩旧在於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描述的是由於潜寂照寺向东迁移的绿筠轩。这首诗歌创作于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 在这段时间里,诗人的张镃身份特殊,他在朝为官,其家族富甲一方,拥有巨大的庄园和丰富的藏品。他曾担任官职显要,被任命为浙西提举兼知临安府。然而好景不长,他晚年因得罪权臣贾似道而被罢官,财产也被没收。这使得他在作品中对世事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心态。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发达的时期。然而与此同时,皇室的软弱无能、官僚集团的腐朽堕落以及外敌的虎视眈眈都让南宋社会的民众生活在不安定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作为一个富有才能和敏锐观察力的知识分子,他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 这首诗以绿筠轩的迁移为引子,抒发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一种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