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
一到花间一忘归,玉杯瑶瑟减光辉。
歌筵更覆青油幕,忽似朝云瑞雪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到花海就流连忘返,玉杯和瑶瑟都变得不那么闪亮。
歌舞宴会的青油幕被风吹起,突然好像朝霞瑞雪飘舞在空中。
去完善
释义
注解:
1. 玉杯:指精美的酒杯,这里借指美酒。
2. 瑶瑟:指瑶瑟这种乐器,瑶是一种美玉,瑟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这里借指音乐。
3. 青油幕:指用青色油绸制成的帐幕。
4. 朝云瑞雪:这里是指美丽的云彩和洁白的雪花,比喻自然景色美丽。
去完善
赏析
《看花》是唐代诗人羊士谔的一首描绘花的诗词。羊士谔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洞察力,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花间景象。
“一到花间一忘归”,开头两句就展示了诗人赏花时的专注和投入。诗人面对繁茂的花朵,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全身心地沉浸在花的海洋中。这种忘却尘世的超脱境界,与世俗的纷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玉杯瑶瑟减光辉”,描述了诗人赏花的场景。玉杯、瑶瑟这些精美的器皿在鲜花的映衬下,似乎都失去了光彩。这表达了花朵的美丽和力量,使其它一切事物都黯然失色。
“歌筵更覆青油幕,忽似朝云瑞雪飞”,描绘出诗人眼中的花的动态美。歌声和宴会的热闹气氛,被覆盖上青色油幕的场面所打破,诗人恍然间觉得仿佛看到了清晨的云朵和飘落的瑞雪。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花的美丽与宁静的自然景象相联系,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花的魅力。
整首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领略到了花的美丽、力量和动态美,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花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看花》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羊士谔在贞元元年(785年)所作。这个时期正是大唐盛世的晚期,国家繁荣但内部矛盾日益激化,朝政逐渐衰败。
在这个时期,羊士谔正处在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在年轻时就已经因为文才出众而闻名京城,但在官场上的道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贞元初年,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巡视地方,了解民间疾苦。这次任职让他有了更多接触社会现实的机会,也让他对国家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此背景下,羊士谔写下了《看花》这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通过赞美花的美丽和生命力,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这首诗既体现了羊士谔作为文人的才情,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