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
逸才岂凡兽,服猛愚人得。山泽生异姿,蒙戎蔚佳色。
青毡持与藉,重锦裁为饰。卧阁幸相宜,温然承宴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罕见之才能非凡品,制服凶猛者必智慧之人。山川河流孕育奇特风貌,草木繁茂呈现出美好景色。
用青色毛毡铺垫相配,再以厚重丝锦制作装饰。放置卧室恰如其分,温和地承受宴会休憩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逸才:本指超群出众的才能或技艺,这里指具有独特风貌的兽皮。
2. 服猛:披上勇猛的外衣,此处借指披着兽皮的装饰。
3. 愚人:寻常之人。
4. 异姿:与众不同的风采。
5. 蒙戎:形容毛发蓬松的样子。
6. 蔚:繁盛,茂盛。
7. 青毡:毛毡,此处代指兽皮。
8. 藉:垫衬,铺垫。
9. 重锦:双重丝绸,此处指以锦缎制成的边缘装饰。
10. 卧阁:休息的地方。
11. 温然:温和的样子。
12. 承宴息:承受宴会时的休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野兽皮制作的垫子为主题,诗人在此抒发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物质享受的满足。“逸才岂凡兽”指的是野兽虽然凶猛,却也能被人类驯服利用,诗人以此隐喻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即使是看似不寻常的事物也可以被人们发现和利用。 “服猛愚人得”则表达了人们应具有善于发现事物潜在价值的眼光和智慧。 后面的诗句中,作者描述了这块兽皮垫子的颜色、质地和制作过程,表现了它的高贵与独特,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其喜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贞元年间(785-805年),诗人在其官舍的斋中见到一张兽皮垫子,勾起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回忆,于是他创作了这首诗——《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
在贞元时期,大唐盛世已逐渐走向衰落,朝政混乱、战争频仍,民生疾苦日益加剧。羊士谔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对时局充满了忧虑和关切。他在外做官多年,远离故乡和家庭,内心充满孤独和思念之情。
在这个特殊时期,羊士谔以“儒家之心”为指引,积极参政议政,力图改善民生。然而,他发现自己力不能及,感慨万分。在闲暇之余,他只能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因此,《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成为了诗人表达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思想的载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