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民自言巴土冬湿且多阴晦今兹晴朗苦…因示寮吏
雨霜以成岁,看旧感前闻。爱景随朝日,凝阴积暮云。
□□□□□,忘言酒暂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水凝结成霜,抚今思昔心有所感。阳光随着朝阳升起,阴暗积聚在傍晚的云层。
杯中琼浆,让我忘却言语暂时沉醉。天空浩渺,江山如画,夜色寂静,我独立望月。
去完善
释义
1. 州民:指诗人所在州的百姓。
2. 巴土:即巴蜀地区,包括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
3. 冬湿且多阴晦:指冬季阴雨天气多,阳光少。
4. 晴朗:指晴天,阳光充足。
5. 苦……因示:因感到……而展示给。
去完善
赏析
羊士谔的这首《州民自言巴土冬湿且多阴晦今兹晴朗苦…因示寮吏》主要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气候变化以及在这种气候下的情感波动。首联"雨霜以成岁,看旧感前闻"中,“雨霜”代表了寒冷的冬季,“成岁”则表示时光流逝,一年将尽。这里的“看旧感前闻”则表明作者在回顾过去的同时也对未来有所期待和感慨。
颔联“爱景随朝日,凝阴积暮云”则是描述诗人的观察,早晨的阳光和傍晚的阴云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关注,也反映出他内心情感的起伏。
接下来的两联:“□□□□□,忘言酒暂醺。□□□□□,□□□□□”诗人没有给出完整的诗句,但从已有的信息可以推测,这部分或许在表达诗人借酒消愁、暂时忘记烦恼的心情,同时也在进一步表达对晴朗天气的热爱和对阴雨潮湿的不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羊士谔在担任忠州刺史时创作的。羊士谔生于唐玄宗朝,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是一位才情横溢的文人。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志为主,这首《州民自言巴土冬湿且多阴晦今兹晴朗苦…因示寮吏》便是其典型的代表作之一。
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中期,此时的唐朝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社会矛盾仍很突出,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诗人在赴任途中,经历了“巴土冬湿且多阴晦”的自然环境,感受到了人民的困苦生活。然而当他到达忠州后,发现当地天气变得晴朗,便以此为题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以州民的自言开始,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接着,他描述了巴土地区的冬湿且多阴晦的特点,以及百姓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艰苦。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现在的晴朗天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因示寮吏”结尾,表明了这首诗的创作目的,即向僚属展示他的关切之情,鼓励他们共同努力改善百姓的生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