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

标题包含
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
南国疑逋客,东山作老夫。 登朝非大隐,出谷是真愚。 气直慙龙劒,心清爱玉壶。 聊持循吏传,早晚囗为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现代白话文翻译: 生活在南方国度的我,好像是一个逃亡的客人;在东山之上,我仿佛是一个年老的老者。虽然我登上朝廷任职,但内心仍像一位隐居者。离开那个山谷让我感到有些愚蠢。我的性格直率,如同倚天长剑,我的心境清澈,喜爱洁净如玉的酒壶。闲暇时拿着古代官员的故事书阅读,早晚我都会品味其中的教诲。
去完善
释义
1. 南国:指南方地区。这里指诗人所在的江南一带。 2. 疑逋客:指怀疑自己是避世的隐士。逋客,即逃避世俗的隐者。 3. 东山:指东面的山丘或山脉,这里代指诗人的居所。 4. 出谷: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子贡曰:‘夫子之言,君子何希?’子曰:‘丘,闻君子所以学达人者也。’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里的“出谷”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 5. 非大隐:并非真正的隐者。 6. 真愚:真的愚昧无知。 7. 龙劒:传说龙有逆鳞,人触之则怒。这里借指皇帝。 8. 心清爱玉壶:心如清水般明亮,喜爱洁净如玉的水壶。这里形容自己的心性高洁。 9. 循吏传:记载廉洁奉公的地方官的传记。 10. 为徒:成为徒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诗人羊士谔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理想。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南国疑逋客,东山作老夫”,表达了诗人在南国的岁月中,如同一个寄居者,如今已年迈,就像东山的隐居者。这里的“东山”指的是诗人的退休生活,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感慨。 颔联“登朝非大隐,出谷是真愚”,诗人回顾了自己的官场生涯,虽然曾经身居高位,但他并不认为这是真正的隐逸生活,反而是离开官场,回归田园才是真正的智慧。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颈联“气直慙龙劎,心清爱玉壶”,诗人表达了他的品质,即正直、廉洁。他认为自己虽有遗憾,但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这两句赞美了诗人的高尚品格,也反映出他对自己品德的自豪。 尾联“聊持循吏传,早晚囗为徒”,诗人表示他将坚守循吏的本分,继续为国家和百姓服务。这里的“循吏”是指忠诚于国家、关心百姓的好官。诗人表明了自己始终如一的理想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是唐代诗人羊士谔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15年至820年之间,羊士谔担任杭州刺史期间。在这个时期,羊士谔经历了人生的一些重要阶段,如中年、仕途顺利等。 在唐宪宗在位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羊士谔作为这个时代的文人,一方面积极投身于政务,希望为国家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他也关注个人命运和人生观,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首诗就是他在任杭州刺史时,对自己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