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岳总卿
黄尘漠漠路漫漫,旧钓空思水国寒。
乡信不来云树远,斜阳无语下栏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尘土飞扬,前路漫长,回忆曾经的钓鱼时光,心中却泛起寒冷的水国记忆。遥远的故乡,消息未曾传来,而云树依然那么遥远。夕阳无言,默默地下沉,正如我此刻的心情,无声地倚靠在栏杆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黄尘漠漠:形容尘土飞扬的场景,此处指行旅中的艰辛。
2. 路漫漫:路途漫长,形容行程遥远。
3. 旧钓:这里指过去在水边垂钓的情景。
4. 空思:徒然思念。
5. 水国寒:水国的寒冷,这里指江南水乡的季节特征。
6. 乡信:家乡的来信。
7. 云树:云雾中的树木,这里借指远方。
8. 斜阳:傍晚的夕阳。
9. 下栏干:从栏杆上下来,表示失望或疲惫。
去完善
赏析
《呈岳总卿》描绘了诗人在遥远的征途上思念故乡的情景。首句“黄尘漠漠路漫漫”以荒漠的黄尘和漫长的路途为画面背景,渲染出诗人旅途的孤独与疲惫。次句“旧钓空思水国寒”则通过回忆往昔在寒冷的水域垂钓的美好时光,表达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接下来的两句“乡信不来云树远,斜阳无语下栏干”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寂寥,他在等待来自家乡的音信,但远方的云树似乎显得遥不可及;夕阳西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只剩下诗人心中的波澜起伏。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令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岳总卿》是南宋诗人吴惟信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60年左右,正处于南宋末年的乱世之中。此时,北方的金国已经崩溃,蒙古帝国逐渐崛起并南侵,对南宋构成严重的威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在此诗中对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安危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吴惟信本人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个人命运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脱颖而出,这使得他在仕途上遭受了一定的挫折。然而,正是这段曲折的经历,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首诗中,吴惟信通过对岳飞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国家英雄的敬仰之情。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怀,共同为国家的安危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以此诗为纽带,向当时的高层政治人物传递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希望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自己的作用。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的诗篇,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