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柔远楼

标题包含
柔远楼
柔远楼高豁寸眸,白盐赤甲锁关头。 四川形胜当前险,三峡波涛据上游。 鸟道极天云日近,靴城匝地市烟浮。 时平久矣无戎马,回首当年老杜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译文: 站在柔远楼的顶层,可以开阔视野;白盐山和赤甲山像把钥匙,紧紧地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入口。四川地区的地理优势如此显著,尤其是位于三峡上游的三峡波涛更是引人注目。天空中的云彩仿佛是一条通往天际的小径,而地上则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使得这个城市看起来像是漂浮在地面上的城市。如今和平已久,不再有战马奔腾的声音,但回想当年的杜甫,心中充满了忧虑。
去完善
释义
1. 柔远楼:古代的边防军事建筑,用于驻守和保护边疆地区的安全。 2. 白盐赤甲:白盐山与赤甲山,均位于四川省奉节县。 3. 关头:指重要的关口,此处是指四川的门户之地。 4. 四川形胜:形容四川地区的地理优势。 5. 三峡:长江上游的三段峡谷,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里代指长江上游地带。 6. 鸟道:形容道路险峻,难以行走。 7. 靴城:古代巴渝一带的城市,具体位置不详。 8. 匝地:周遍各地的意思。 9. 市烟:市集上的炊烟,形容城市的繁华景象。 10. 时平久矣:长时间没有战争的和平时期。 11. 无戎马:没有战马,表示战争状态结束。 12. 老杜忧:杜甫曾写过大量关于战乱的诗篇,这里的“老杜忧”指的是他关心民生疾苦的态度。
去完善
赏析
《柔远楼》是宋朝诗人邓深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柔远楼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的感想。诗人通过观察柔远楼周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柔远楼》是南宋诗人邓深创作的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1178年,即南宋孝宗淳熙五年。在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的关系相对稳定,但仍存在一定的军事压力。 邓深生活在南宋末期,历经多位皇帝的统治。他在官场沉浮多年,曾任江西、湖南等地的提举使。在这段时间里,邓深对边塞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边塞风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柔远楼》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在创作《柔远楼》时,邓深已年过半百,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国家的忧虑都体现在了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柔远楼的描绘,表达了对边疆安宁的期望和对国家和平的向往。 此外,这首诗歌还反映了当时南宋社会的时代背景。在这个时期,南宋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稳定,但在军事上仍面临金国的威胁。这种矛盾的局面使得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充满了忧虑和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