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滩阻风
高浪惊人处,新滩复眼中。
虽无曳尾淖,奈有打头风。
秉烛破春暗,看山坐雨蒙。
终朝收足坐,兀兀与僧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新的沙滩映入眼帘。
虽然没有鱼在水中游动,但迎头而来的风却令人感到压力。
点亮蜡烛驱散春天的黑暗,雨中观看远山更显朦胧。
整日坐在屋内休息,与僧人一起度过静谧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高浪惊人处:形容波浪汹涌,非常骇人的地方。
2. 新滩复眼中:新滩,刚形成的河滩;复眼,重复出现的事物。这里是说,新的河滩不断地出现在眼前。
3. 曳尾淖:拖泥带水前行。这里指代泥潭中艰难前行的状态。
4. 打头风:逆风,阻碍行船的风。
5. 破春暗:打破春天的阴暗景象。
6. 看山坐雨蒙:在雨中观赏山景。
7. 终朝:整个早上。
8. 收足坐:停下脚步坐下来。
9. 兀兀:不动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新滩遇到阻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的淡定态度和超脱心境。诗人以高浪、新滩、曳尾淖、打头风等自然景象,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江面的波涛汹涌和狂风呼啸,表现了旅途中所遇的风阻险恶。然而,诗人并未被困难所吓倒,而是选择秉烛前行,静观风雨中的山水景色。最终,诗人整日在雨中端坐,与僧人一样保持平静的心境。通过这首诗,诗人展现了其坚韧的品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滩阻风》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建立,金兵南下,国土分裂,战乱频繁。
邓深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人生经历颇为曲折。他曾担任地方官职,后因战乱被免职,流寓江南。在这期间,他多次遭遇风波险阻,甚至险些丧命。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对自然界的变幻莫测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新滩阻风》这首诗中,邓深描绘了在新滩地区遭遇大风阻碍的情景。当时,他正乘船南行,准备回到家乡,不料途中遇到狂风巨浪,船只无法前行。面对险境,他没有气馁,而是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将逆境当作一种人生的历练。这种坚韧的精神和达观的人生态度,正是他在那个战乱时代的独特体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