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鉴堂初夏把酒

标题包含
鉴堂初夏把酒
新笋过林竹有筠,老蚕登箔茧成身。 日穿云出潜驱雾,风卷花飞猛送春。 乳燕帘栊中昼后,绿阴池馆一番新。 欲酬佳致须何物,莫厌芳醪满入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嫩笋穿过竹林生长,老蚕上了丝架结茧。 太阳穿透云雾驱散雾气,春风吹落花瓣传递春意。 幼燕在白天帘栊里玩耍,池塘边的绿树换上新装。 要想回报美景需用什么?别讨厌美酒盈杯入口。
去完善
释义
1. 笋:竹笋,竹子生长初期从土里长出的嫩芽,此处指新生的竹笋。 2. 筠:通“筼”,一种青色之竹。这里指新笋逐渐生长,成为竹林的一部分。 3. 老蚕:成熟的蚕,即将作茧自缚的蚕。 4. 登箔:登上蚕蔟,即开始吐丝结茧的过程。 5. 日穿云出潜驱雾:太阳穿过云层出现,驱散云雾,表示天气由阴转晴。 6. 风卷花飞猛送春:风吹起花朵,加速春天的离去,意味着季节的更替。 7. 乳燕:刚孵化的小燕子,羽翼未丰,需要母燕哺育。 8. 帘栊:窗帘和窗户,此处形容小燕子在白天在室内活动。 9. 绿阴池馆:指池边的房屋,周围绿树成荫。 10. 酬:报答,回应。 11. 佳致:美好的景致,这里指初夏的美景。 12. 芳醪:美酒,醇酒。
去完善
赏析
《鉴堂初夏把酒》是邓深在夏季初夏时节创作的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初夏时节的美好景象和悠然自得的心境。这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首联“新笋过林竹有筠,老蚕登箔茧成身”,描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象。新笋破土而出,竹林茂密繁茂;老蚕吐丝作茧,完成了生命的蜕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轮回。 颔联“日穿云出潜驱雾,风卷花飞猛送春”,进一步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气候变化。阳光穿透云层,驱散云雾;风吹花落,宣告春天的离去。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初夏时节的天气特点,还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春天逝去,夏天来临,万物都在顺应自然的变化而发展。 颈联“乳燕帘栊中昼后,绿阴池馆一番新”,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生活环境。乳燕在日间嬉戏于帘栊之中,绿树成荫的池塘边新建的馆舍显得格外清新。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他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尾联“欲酬佳致须何物,莫厌芳醪满入唇”,揭示了诗人的情感。想要实现美好的生活愿望,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不要厌恶美酒,尽情地品尝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开朗的心态,同时也暗示了诗歌的主题——在初夏时节,享受生活,品味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鉴堂初夏把酒》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一首描绘初夏景象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也就是南宋孝宗淳熙元年。 在这期间,邓深因曾任江西临川县丞,后遭谗落职,流寓江右,过着清闲的隐居生活。他的诗歌创作主要反映了他的这种生活和心态。在这段时间里,邓深经常与朋友在鉴堂聚会,饮酒赋诗,以此寄托他们的豪情壮志和对现实的不满。 此外,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值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南宋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邓深的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现实状况。他通过对初夏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