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答社友

标题包含
次韵答社友
小轩名大隐,粗可供趺坐。 遮眼时翻书,静愿结香火。 似介还似痴,所向与时左。 不践名利途,窃谓志亦果。 人生天地间,世路多坎坷。 成败端有数,巧力不容佐。 昧者迷所之,大似蚁旋磨。 君看禽高飞,翼倦千仞堕。 太刚者易亡,太锐者必挫。 得失相乘除,倚伏两福祸。 顾予何所乐,日晏得高卧。 岂惟七不堪,万事付懒惰。 侪类每见宽,亦不攻其过。 美人如敬翁,学问精而伙。 松柏生涧壑,霜干久长大。 富贵应不免,时有可未可。 何须穷妇吟,再三叹寒饿。 且冀宽此抱,会当有知我。 属和聊写情,暂辍园蔬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小轩名为大隐,勉强可以坐下来。 遮住眼睛时翻书,安静地希望烧香。 似乎像铁一样坚定又有些痴迷,选择的方向常常与时代向左。 不踏上名利之路,我认为这是真正的志向。 人生在天地之间,世间的道路充满了坎坷。 成功和失败是定数,智力和力量无法改变。 愚昧的人迷失方向,就像蚂蚁旋转。 你看那鸟高飞,翅膀疲倦后从千仞高度跌落。 过于强硬容易毁灭,过于锐利必定受挫。 得失相互抵消,祸患和幸运互相依存。 我在想我能享受什么乐趣,每天在日落之后能够安心睡觉。 不只是七种不堪,万事都交给懒惰。 朋友们常常显得宽容,也不攻击我的过错。 美人们对待我像尊重长者一样,学问既精通又热闹。 松树和柏树生长在山谷中,经过风霜的树干长久地成长。 富贵应该不可避免,但是有时候是否可取还需要考虑。 不需要听贫穷的妇人悲吟,再三感叹寒冷和饥饿。 希望有人能理解我这个怀抱,暂时停止园艺的功课。
去完善
释义
1. 小轩:小的卧室或者书房;大隐:一种隐逸的哲学观念,认为隐匿在人群中才是最高层次的隐居。这里的小轩名大隐即以这种隐逸思想命名自己的居所。 2. 趺坐:佛教的坐姿,盘腿坐,用来形容心境宁静。 3. 香火:指祭神祭祖时燃烧的香烛,代指对信仰的虔诚追求。 4. 似介还似痴:这句话是作者对自己的描述,表示自己既像一块质地坚硬的铁矿石,又有几分痴迷的状态。介,这里指铁矿石;痴,痴迷。 5. 所向与时左: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的选择与世俗相对立。 6. 名利途:名利场,追名逐利的路途。 7. 窃谓志亦果:私下觉得自己的志向也是坚定的。 8. 天地间:在天地之间,泛指人世间。 9. 世路多坎坷:人生的道路充满了曲折和不平坦。 10. 端有数:事情的结果早有定数。 11. 蚁旋磨:蚂蚁绕着磨旋转,比喻迷茫不知方向的人。 12. 高飞:飞翔高空,这里指追求高远的目标。 13. 翼倦千仞堕:鸟儿的翅膀疲累时从高空坠落,比喻奋斗者遭遇挫折。 14. 太刚者易亡,太锐者必挫:过于强硬容易灭亡,过于锐利必然受挫。 15. 倚伏两福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相互转换的两面。 16. 日晏:太阳偏西的时候,即午后。 17. 七不堪:诗人以自己为典例,描述自己在懒散状态下感受到的好处。七不堪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对酒》诗,原意指多种不堪忍受的事,这里邓深引用以表示懒散的愉悦。 18. 百事付懒惰:对什么事情都懒得去做。 19. 侪类:同类、同辈的人。 20. 顾予何所乐:我自己有什么快乐的呢?顾予,即我自己。 21. 太堪:指美好的景色。 22. 美人:学识渊博的人。 23. 敬翁:表示尊敬的尊称,这里的意思是尊敬的老师。 24. 松柏生涧壑:生长在深山幽谷中的松柏。 25. 霜干:被风霜侵蚀过的树干。 26. 久长大:经过长时间的风霜洗礼,树干的生长更加健壮。 27. 可未可:可做可不做的意思,表示有时候可以接受这种情况。 28. 穷妇吟:古代穷苦妇女的哀歌。 29. 暂辍:暂时停止。 30. 园蔬课:指耕种的劳作。
去完善
赏析
《次韵答社友》是邓深一首表达个人情志的诗歌。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活景象揭示了人生的各种境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首联“小轩名大隐,粗可供趺坐”,借“小轩”即小房子暗喻自己身处的环境,以“大隐”表示自居。“趺坐”则是佛教的一种坐姿,暗示诗人静心的状态。开篇就突显了诗人虽处凡尘却心境宁静的境界。 颔联“遮眼时翻书,静愿结香火”则更明显地透露出诗人的生活态度:避开纷扰世事,沉醉于阅读书籍,静静祈愿着心灵的升华。香火意指宗教信仰或精神的寄托,诗人以此表达内心渴望精神世界的满足。 颈联和颔联则在对比中凸显了诗人的处世哲学。“似介还似痴,所向与时左”意味着诗人既像世俗之人,又有着痴心一片的坚持,他的选择往往与世俗背道而驰。“不践名利途,窃谓志亦果”,诗人表示自己不走寻常的功利之路,坚守自我,这样的人生志向看似不切实际,但却是他内心真正的追求。 接下来的四联描绘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洞察。他指出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局限。有的人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犹如蚂蚁团团转;有的人过于激进,导致失败;有的过分计较得失,而忽略了潜在的风险和幸福。这些都是诗人通过观察生活得出的洞见。 紧接着的尾联,“顾予何所乐,日晏得高卧。岂惟七不堪,万事付懒惰”,表现了他自己乐于宁静致远的生活,不贪图名利,亦不强求一切。诗人戏称自己有七项不堪之处,但其实是一种自嘲和调侃,实际上这恰恰显示出他随心所欲的人生态度。 最后,诗人在诗篇结尾表达了对知己的期许,希望自己的情感能被人理解和接纳。他以种植蔬菜和写诗作为生活的调剂,凸显了闲适自得的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答社友》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在这段时间里,邓深正身处杭州,担任着临安府学教授一职。这个职位类似于现代的大学教师,负责教授儒家经典和诗歌等课程。 在邓深生活的时代,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北方金国的不断侵扰使国家处于战争状态,而朝政则由权臣韩侂胄把持,政治腐败严重。在这个背景下,邓深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对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才华,表达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民族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是邓深写给他的朋友们的,表达了对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对共同事业的期许。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邓深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对个人理想的坚守。这种精神在南宋时期显得尤为可贵,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