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梦回

标题包含
梦回
日日风吹雨,秋深寒气催。 簷声中夜断,月色上窗来。 冷砌虫吟稳,幽屏蝶梦回。 明朝应露重,晚菊正宜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每天风雨交加,秋天的深入带来阵阵寒意。 夜空中檐下的声音戛然而止,月光洒在窗户之上。 寒冷的台阶上有虫儿低吟,宁静的屏风后是蝴蝶的梦乡。 明天应该会下露水,晚菊正适合开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吹雨:被风吹着的雨水,即风雨交加的状态。 2. 秋深:秋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也就是深秋。 3. 催:催促,这里是指深秋的寒意加剧了时间的流逝。 4. 中夜:半夜,午夜时分。 5. 砌:建筑物的基础,此处可以理解为台阶或者地面。 6. 稳:稳定,安静。这里是指昆虫在冷砌上安静地鸣叫。 7. 幽屏:指幽静的地方。 8. 梦回:梦醒之时。 9. 露重:露水很重,形容清晨湿润的环境。 10. 晚菊:秋天的菊花。
去完善
赏析
《梦回》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时节的感慨。首联“日日风吹雨,秋深寒气催”,描述了秋天的特征:风、雨和寒冷。风雨交加的天气使得气温下降,秋天的气氛越发浓郁。颔联“簷声中夜断,月色上窗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声音消失,月光洒进窗户,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颈联“冷砌虫吟稳,幽屏蝶梦回”,以虫鸣和蝴蝶的意象传达了秋天的静谧与生机。尾联“明朝应露重,晚菊正宜开”,则预告了明天更冷的天气以及菊花盛开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充满了秋天的气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美好的季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梦回春雨里,花重锦官城。自古嘉州地,繁华似汉京。 山川毓灵秀,人物济英贤。莫道黔黎贱,王臣职在焉。 这首诗《梦回》是南宋诗人邓深创作的一首描绘嘉州(今四川乐山)风土人情的诗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1279年。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宋金对峙的时期,国家战乱频繁,民生疾苦。邓深作为南宋的一位官员,因在官场遭受排挤,被贬至嘉州任知州。在这一人生际遇中,他对于国家和百姓的命运深感忧虑,同时也对嘉州的秀美风光和淳朴民风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但由于地处江南地区,江南的富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国家的繁荣。此外,由于嘉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势险要,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地理优势,使得嘉州得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这首诗中,邓深通过描绘春雨中的繁花盛景,展现了嘉州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他以“山川毓灵秀,人物济英贤”的诗句表达了对当地风光和人物的赞美,并借以传达出他对国家和百姓的关爱之情。最后,他以“莫道黔黎贱,王臣职在焉”的诗句警示世人,不应轻视普通百姓,而应肩负起身为王臣的职责,关心民生,共谋国家繁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