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立春
柳条弄色舞轻风,不与寻常岁暮同。
寒气望尘先歛退,阳和发轫已交通。
菜丝盘玉还充席,幡字花房正代功。
首迓东皇须痛饮,可能无句著新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枝条在风中摇曳生姿,与普通的年终景象不同。
寒冷的空气在尘土飞扬中逐渐消退,阳光和温暖已经到来。
菜丝如玉般铺满盘子里,幡字花房正在展示其特色。
首先欢迎春天的到来需要痛痛快快地喝酒,或许没有新的诗句来赞美这个时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邓深:南宋诗人,字资道,号银台居士。
2. 腊月:农历十二月,又称“蜡月”或“腊冬”。
3.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4. 柳条弄色舞轻风:描述柳树开始发芽生长的景象。
5. 望尘先歛退:形容春天的气息逐渐消退冬天的寒冷。
6. 阳和发轫已交通:描述阳气生发,万物开始复苏的景象。
7. 菜丝盘玉还充席:指春天新鲜的蔬菜摆上宴席。
8. 幡字花房正代功:描绘花朵竞相开放的景象。
9. 首迓东皇须痛饮:表示要尽情欢庆春天的到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为《腊月立春》,作者是南宋诗人邓深。诗中描绘了立春节气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期盼之情。全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首先,诗人以柳树的姿态开篇,通过对柳树枝条在春风吹拂下的舞动,表现出立春时节的特殊氛围。这种景象不仅与岁末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诗句中,“寒气望尘先歛退,阳和发轫已交通”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气息逐渐取代冬日寒冷的过程。这里的“阳和发轫”意味着阳气渐旺,万物复苏,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对春天的喜悦之情。“菜丝盘玉还充席,幡字花房正代功”描述了春天里美食、花朵等的丰富多样,以此传达出春天的繁荣。其中,“幡字花房”是指花卉市场的繁荣,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诗人提到应该抓住春天的机会尽情欢庆,同时也要努力创作出更多美好的诗句。这里的“首迓东皇须痛饮,可能无句著新工”意指要迎接春神到来,挥洒诗情,或许能写出更多优美的诗篇。整首诗就在这种热情洋溢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腊月立春》是宋代诗人邓深创作的一首描绘立春景象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南宋初期,社会动荡不安,金兵南下侵扰,人民生活困苦。邓深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文人,他关心民生疾苦,希望通过诗歌传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在这首诗中,他以立春时节为引子,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
邓深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颇富戏剧性。他曾担任过朝廷官员,但因政见不合而辞官回乡。回到故乡后,他积极参与地方政务,关心民间疾苦,用自己的才华和学识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的诗歌作品,如《腊月立春》等,不仅展示了他的才情,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