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秋无月肯堂邀小酌赋三五七言

标题包含
中秋无月肯堂邀小酌赋三五七言
雨飘零,风凄清。 坐念今夕月,知从何处明。 未须无月更作恶,但愿有酒常同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雨滴飘落,风声凄凉。我坐在屋里思念今晚的月亮,不知它从哪里升起。不必因为没有月亮就心情恶劣,只希望常有美酒陪伴我们一起畅饮。
去完善
释义
1. "飘零":意指飘落、凋零,这里借指阴雨连绵的天气。 2. "凄清":形容环境冷清、凄凉。 3. "坐念":坐着思念,指在某一时刻对某事物或人的挂念。 4. "今夕":意为今天晚上。 5. "何处明":哪里能见到明亮的月光。 6. "未须":不一定需要。 7. "更作恶":即"更做恶时"的倒装,意为“当月亮不再出现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首联“雨飘零,风凄清”,描绘出一幅萧瑟的景象,以风雨的肆虐衬托出中秋夜的无月,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 颔联“坐念今夕月,知从何处明”,通过提问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中秋之夜看不到月亮?是云遮雾障,还是天色暗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设问手法,使得人们对中秋赏月的心情更加期待和关注。 颈联“未须无月更作恶,但愿有酒常同倾”,表达了对酒的喜爱和对月缺失的无奈。诗人用“未须”“但愿”这样的虚词表现了自己的态度,表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虽不能赏月,却有美酒相伴,这是何等的快意人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秋无月肯堂邀小酌赋三五七言》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在这段时间里,邓深担任了尚书省检法官、国子正等职,虽然官职并不显贵,但他始终关注民生,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在诗中,邓深以中秋无月的景象为引子,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当时的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一方面面临北方金国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国内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邓深选择以饮酒赋诗的方式排解心中的忧愤,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在这首诗中,邓深通过对中秋节无月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同时,他也通过对自己人生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社会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