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官舍梅树

标题包含
官舍梅树
东风慰寂寞,花到阶前树。 一枝花十余,一树枝四五。 妙处在不多,酴醾更屏护。 半开半未开,十分好态度。 去年初来时,爱此当庭户。 便指为红梅,试问何以故。 入簷一枝低,偃亚复数处。 有是好风骨,他木安敢许。 逮至腊前后,梅开不择所。 此独未有芽,春信来何暮。 时著手摩挲,切勿为文具。 相劳虽无酒,典衣吾有取。 因循及初春,椒萼才可数。 怂恿荷微暖,红英忽然吐。 惊喜出不料,遶玩遂成屡。 頳颊人共怜,惭颜我自误。 著眼未分明,殆须卷帘顾。 昔尝笑北人,浑作杏花睹。 认桃无绿叶,吾不事斯语。 吾本待以梅,恨不辨红素。 见花乃识花,康节应笑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春风抚慰了孤独,鲜花盛开在台阶前的树上。一株花开有十多朵,一棵树上有四五个枝杈。最美的所在就是花朵的不多不少,而酴醾却更像是一种庇佑。花有的开了一半,有的还没有完全绽放,展现出十足的优雅姿态。去年春天刚到来时,我就喜欢上这朵花开放的门户。有人指着说是红梅,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进入屋檐的一株显得很低矮,稍微有些扭曲的地方。拥有如此美好的气质,其他的树木怎么能和它相比呢?到了腊月前后,梅花开始肆意地开放。只有这一株还没有发芽,春天的消息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我经常用手抚摸它,不要把它当作普通的摆设。虽然没有酒来犒劳你,但我愿意用衣服来换你的美。随着春天的来临,花椒的花蕾逐渐显现出来。温暖的微风轻轻吹过,红色的花瓣突然绽放。这让我感到惊喜和意外,于是我反复环绕欣赏。人们都喜欢那红润的面颊,而我觉得自己的表情有些羞愧。仔细看还不是很清楚,可能需要卷起帘子再看。过去我曾经嘲笑北方的人,他们误以为这是杏花。桃花没有绿叶,我不喜欢这种说法。我一直等待的是梅花,遗憾的是我无法分辨红色和白色。看到花朵才知道花朵,这就是我对你的笑。
去完善
释义
1. 东风:春风。 2. 寂寞:孤独冷清。 3. 花到阶前树:意为花朵在台阶前的梅树上绽放。 4. 一枝花十余,一树枝四五:形容梅花的数量多且分布稀疏。 5. 妙处在不多,酴醾更屏护:意思是梅花的美妙之处在于其数量不多,而酴醾花的香气则为梅花增添了一层保护。 6. 半开半未开:形容梅花盛开和未开的状态并存。 7. 庭户:庭院门户。 8. 为红梅:认为是红梅。 9. 安敢许:不敢承认。 10. 腊:农历十二月。 11. 春信:春天的信息。 12. 无酒:没有酒食。 13. 典衣:抵押衣服。 14. 因循:拖延。 15. 椒萼:花椒的果实,这里用来形容花苞。 16. 红英:红花。 17. 绕玩:环绕观赏。 18. 頳颊:指红花的脸颊。 19. 惭愧:内心不安。 20. 著眼未分明:看不太清楚。 21. 殆:几乎。 22. 卷帘顾:指掀起窗帘观看。 23. 北人:北方的人。 24. 浑作杏花睹:误以为杏花。 25. 认桃无绿叶:指将桃花误认为杏花。 26. 康节:北宋理学家邵雍的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构思描绘了梅树从发芽、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诗人通过对梅树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自己对梅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诗中,诗人通过对比其他植物,赞美了梅花的品质和风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在诗歌的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的误解和对梅花的认识过程,这既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入思考,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官舍梅树》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一首咏梅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邓深时任国子监主簿,居住在官舍。此时正值春季,梅花盛开,邓深遂以诗咏之。 在邓深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然而边疆问题、民族矛盾依然严重。邓深虽身处庙堂,但心中忧国忧民,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他曾在地方任职,关心民生疾苦,整顿吏治,颇有政绩。后来调任京官,仍不忘百姓,积极建言献策。 这首《官舍梅树》,表达了邓深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高尚的品格和情操。他以梅花自喻,表达出自己坚贞不屈的品质,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