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日方壶

标题包含
九日方壶
返照重城暮色催,人家十万出楼台。 江流湛湛洞庭去,山色青青衡岳来。 佳处绿樽穷日饮,故园黄菊向谁开。 人间此会论今古,醉听西风拂帽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夕阳下的城市景色映入眼帘,无数房屋分布在高楼大厦之间。江水滚滚流向洞庭湖,青山环绕着衡岳山脉。在这里享受美酒美食的日子多么美好,但故乡的黄菊不知道为谁盛开。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我们谈论古今往事,沉醉在西风中,聆听风吹过帽子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1. 方壶:古代神话中的仙山。此处为诗人借指他所寓目的山水胜景之地。 2. 返照:夕阳的余晖。 3. 重城:犹言大城。这里是指位于江河畔的城市。 4. 暮色催:夜幕渐渐降临的景象。 5. 人家十万:形容城市人口众多。 6. 楼台:高楼建筑。 7. 湛湛:水势浩大的样子。 8. 洞庭: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9. 青青: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10. 衡岳:即南岳衡山,位于湖南中部偏东。 11. 佳处:美好宜人的地方。 12. 绿樽:绿色的酒杯,表示酒的品质。 13. 穷日饮:尽兴地饮酒。 14. 故园:故乡。 15. 黄菊:菊花的一种,黄色。 16. 向谁开:指无人欣赏的寂寞之情。 17. 人间此会:在这美好的时刻。 18. 论今古:谈论古今的事情。 19. 西风:从西方吹来的风,多指秋风。 20. 拂帽埃:轻轻拂去头上的尘埃。
去完善
赏析
《九日方壶》这首词中,邓深通过描绘傍晚时分重城的暮色、江流的浩渺以及青山的青翠,勾勒出一个繁华而又宁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作者感受到家园的美好与怀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诗酒之间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词中的“人间此会论今古,醉听西风拂帽埃”这两句,既是作者对自己的勉励,也是对人生的感慨。他认为人生就应该像西风拂帽那样,勇往直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方壶》是南宋诗人邓深的诗作,创作于公元1227年。邓深生活在南宋末年,当时的政治局面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不断。 在邓深所处的时代,南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临着金兵的侵扰和内部的腐败问题。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文人,邓深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创作《九日方壶》时,邓深已经步入晚年,经历了人生的沧桑变化。他曾担任过朝廷的官员,但因不满官场的腐化堕落而辞官归隐。在这首诗中,邓深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之,《九日方壶》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危机的时代,诗人邓深以其敏锐的目光和深沉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于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