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
葛巾藜杖款重关,不独风流识谢安。
兰玉满庭惊醉眼,云烟落纸照衰颜。
也知鸿雁行应起,莫管凫鸥盟渐寒。
自笑断须安字拙,空令短发作诗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戴着葛布头巾、手持藜木手杖走过重重关卡,不仅仅是因为我懂得欣赏风流浪子谢安的风采。
满庭院的兰花玉树让我惊讶,犹如醉眼朦胧;云烟的诗句落在纸上,照亮了我衰老的面容。
我知道鸿雁即将远行,不要在意那些鸭子和鸥鸟的友谊逐渐疏远。
我自己觉得断了胡须的字写得不怎么样,空有短短的头发写诗,看起来就像一块斑驳的铜板。
去完善
释义
1. 葛巾:用葛麻织成的头巾。此处指邓深自己的形象,他戴葛巾的形象表现出隐逸的风流。
2. 藜杖:用藜木制成的拐杖。这里象征老年人的手杖,表示老去的邓深。
3. 重关:重重难关。这里是双关语,既指自然界的险阻,又比喻人生的困境。
4. 谢安:东晋名臣,曾为宰相,晚年退隐山林。这里用以代指邓深自己,暗示他的隐逸情怀和对朝政的淡泊。
5. 兰玉满庭:形容家中儿孙满堂,生活美满的景象。
6. 云烟落纸:形容诗人笔下生花,作品如云烟般轻盈飘逸。
7. 衰颜:衰老的容颜,这是邓深对自己的自嘲。
8. 鸿雁行:指书信往来,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9. 莫管:不必在意。这里用来劝慰自己不要过于忧虑。
10. 凫鸥盟:指与江湖游人的约定。这里用以表示自己无意于江湖纷争,安心过隐逸生活。
11. 安字拙:指自己诗文水平一般,不能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12. 短发:指短小的胡须。这里用来表现自己的苍老和岁月的无情。
13. 作诗斑:写诗时留下了沧桑的痕迹。这里的“斑”指的是皱纹或白发,代表年老的痕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漫游生活的抒情诗。诗人以葛巾藜杖的形象出现,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不独风流识谢安”则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才情的自信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兰玉满庭惊醉眼,云烟落纸照衰颜”两句,通过视觉和感觉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置身于美景中的陶醉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人接下来提到“鸿雁行应起,凫鸥盟渐寒”,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与重逢的看法:离别是人生常态,但真挚的感情并不会因此而冷却。最后两句“自笑断须安字拙,空令短发作诗斑”,流露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批评和反思,同时也体现出对诗词创作的执着与热爱。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示出邓深卓越的诗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用韵》是南宋诗人邓深创作的一首描绘乡村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晚期(公元1127年-1279年),这是一个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邓深作为一名文人墨客,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文学上却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游历四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在诗歌创作上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在邓深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北方大片领土被金人占领。这种国仇家恨使得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抗金事业,而邓深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参与到这场战斗中。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他的笔下,乡村风光被描绘得如诗如画,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这首《再用韵》中,邓深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美丽景色:绿树、红花、稻田、水牛……这些画面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田园世界。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既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展现了当时乡村的风貌和生活情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