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早起
推枕凌晨起,添衣奈冷何。
新霜浮瓦薄,缺月挂簷多。
野烧犹残焰,邻鸡尚冻歌。
拨灰添宿火,一快爇松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推开枕头凌晨起身,穿上衣物来抵御寒冷。
新鲜的白霜铺在轻薄的瓦片上,缺失的月亮挂在房檐之上。
野外焚烧的痕迹仍有余烬,邻居家的鸡也在寒冷的夜晚歌唱。
拨开灰烬添加一些火种,享受一下燃烧松枝带来的暖意。
去完善
释义
1. 推枕:起床。
2. 凌晨:天将明未明的时候。
3. 添衣:添加衣物。
4. 奈冷何:如何抵挡寒冷。
5. 新霜:刚下的霜。
6. 浮瓦:在瓦片上漂浮的霜。
7. 薄:轻微。
8. 缺月:不圆满的月亮。
9. 挂簷:挂在屋檐上。
10. 野烧:野外燃烧的火焰。
11. 残焰:残留的火焰。
12. 邻鸡:邻居家的鸡。
13. 冻歌:指冻得发出颤抖的声音。
14. 拨灰:用工具清理炉灰。
15. 添宿火:添加炉中的火种以保持火势。
16. 一快:指感到愉悦。
17. 爇:点燃。
18. 松柯:松树枝。
去完善
赏析
《山斋早起》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绘了清晨起床、穿衣御寒、观察室外景色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孤独与清冷。诗人通过对新霜、缺月、野烧、邻鸡等自然景象的描述,展示了深秋时节山林间的景色特点。同时,通过“添灰”和“爇松柯”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取暖的热切期待,以及对温暖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斋早起》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邓深是一位任职地方官吏的知识分子。他由于遭受了政治斗争的牵连,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担任县令一职。在这个特殊时期,他远离了繁华的城市生活,来到了青山绿水之间的一处山间住所,开始了他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乱不安的时期。北方的金国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而南方的南宋政权则内部矛盾重重。在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许多知识分子选择隐逸山林,以避战乱和纷争。邓深正是其中的一员。
在山间的日子里,邓深过上了清静无为的生活。他每天早起,欣赏着窗外的山水美景,聆听着林间的鸟语虫鸣。这些宁静的自然景象使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他以诗言志,写下了这首描绘山居生活的《山斋早起》。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