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雪渡洑陂
竹外杨枝学小梅,竹间茅屋白皑皑。
撑舟独拥蓑衣出,堪画何须待晚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竹丛之外的杨柳枝条学小梅(即模仿梅花)萌发嫩芽,竹林之间的茅草屋被白雪覆盖。撑船独自披着蓑衣出行,画面如此美好,哪里还需要等待晚上才能描绘出来呢?
去完善
释义
1. 竹外杨枝:竹子和杨树之间的枝条。
2. 小梅:指小梅树。
3. 竹间茅屋:竹林间的茅草屋。
4. 白皑皑:形容白色茫茫的样子。
5. 撑舟:划船。
6. 独拥蓑衣:独自披着蓑衣。
7. 堪画:可以画出。
8. 何须待晚来:何必等到晚上再来。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描绘晨雪渡河的诗歌,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把“竹外杨枝学小梅”的细微之处与“竹间茅屋白皑皑”的广阔视野相融合,以表现出雪后的宁静景象。同时,诗人在“撑舟独拥蓑衣出”的行动中展现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意味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必等到傍晚才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体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邓深在宋宁宗时期,因为参予嘉泰北伐而受到疑忌,被弹劾落职,流寓金陵(今南京)。他在金陵渡船时,遇到清晨大雪纷飞,心情复杂,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晨雪渡洑陂》诗。
诗中的“洑陂”指的是洑溪河上的渡口,此时邓深正在这里等待渡船,天空正飘着鹅毛大雪。诗人触景生情,回忆起了当年北伐的峥嵘岁月,感叹世事无常。此时他的心情无疑是痛苦的,但也带有一些豪情壮志,或许他还在期待着有朝一日能重返战场,为国尽忠。
这个时间段内,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北方金国不断侵扰,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邓深作为一位爱国将领,虽然受到了不公的待遇,但他仍然心系国家安危,渴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个特殊时期内心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