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芷
缥裁衣袂紫中单,触眼亭亭露未干。
态度全然逼秋蕙,馨香的不让春兰。
数枝潇洒北窗昼,一室清幽六月寒。
了不知名疑是芷,赋前诗后两存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紫色上衣随风飘动,露水未干显得晶莹剔透。她的气质如同秋天的兰花一样优雅,香气淡雅不输春天的兰花。几枝姿态优美的花在北窗下盛放,整个房间充满幽静的气息,六月里也让人感到清凉。虽然不知道这花的名字,但诗人前后都赞美它,让人疑惑却又觉得十分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缥:青白色的丝织品,这里形容衣袖的颜色。
2. 紫中单:紫色的内衣。
3. 亭亭:直立的样子。
4. 触眼:映入眼帘。
5. 全然:完全地。
6. 逼:相似,近似。
7. 不让:不让于,不比……差。
8. 数枝:几株。
9. 潇洒:自然大方,不呆板拘束。
10. 一室:满屋。
11. 清幽:清静幽雅。
12. 六月寒:指秋天凉爽的气候。
13. 了不知名:竟然不知道它的名字。
14. 疑是芷:怀疑它是芷草。
15. 赋前诗后两存看:在写诗和读诗之间两种看法都有。
去完善
赏析
《赋芷》这首诗,以诗人邓深的独特视角,描绘出了一副富有生机的画卷。从他的笔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淡然脱俗的生活态度。
首联,“缥裁衣袂紫中单,触眼亭亭露未干。”诗人通过描述身着紫衫的女子形象,展现出一种高贵而又婉约的美感。同时,诗人又以“触眼亭亭露未干”这一场景,展现了女子在清晨时分,露水尚未干透时的淡雅气质。
颔联,“态度全然逼秋蕙,馨香的不让春兰。”诗人通过对女子的描绘,将其与秋蕙和春兰这两种植物进行对比。诗人认为,女子的气质高雅,可以与秋蕙相媲美;而她的芬芳又如同春兰一般,令人陶醉。
颈联,“数枝潇洒北窗昼,一室清幽六月寒。”诗人以“潇洒北窗昼”的描绘,将女子的性格塑造得独立、自信。而“一室清幽六月寒”则意味着即使在炎炎夏日,诗人也能感受到室内的一丝清凉之气,这也暗示了女子给诗人带来的清凉之感。
尾联,“了不知名疑是芷,赋前诗后两存看。”诗人最后写道,虽然不知道女子的名字,但可以将她比喻为芷(一种香草)。诗人以这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位女子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邓深在南宋时期担任幕僚和官员,对植物颇具研究,他的诗歌中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思考。本诗《赋芷》以高洁的芷草比喻品行高尚的人物,赞美他们面对困境时坚韧不屈的品质。这首诗是在宋金对峙时期创作的,当时南宋受到金朝的军事威胁,民生艰难,但邓深仍勉励民众保持正气和高尚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