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词二首 其二
活计平生一钓船,将鱼换酒不论钱。
夜来醉倒蓬笼底,却在芦花宿雁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生活就靠一条钓鱼船,用鱼去换酒从来不管钱。
晚上喝得大醉倒在篷子下,却发现自己睡在芦苇丛中的雁群旁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渔父词:又称《渔歌子》,是南宋词牌名之一,本为唐教坊曲。双调50字,仄韵。
2. 邓深:南宋末年的文人,工于诗词创作。
3. 活计:生计,生活来源。
4. 平生:一生,平生是指个人经历的一生或者日常生活的意思。
5. 一钓船:一艘钓鱼的船。
6. 将鱼换酒:用捕获的鱼去换取酒水。
7. 不论钱:不计较价格多少。
8. 夜来:夜晚来临的时候。
9. 醉倒:喝醉酒倒下。
10. 蓬笼:即蓬蒿编成的船篷。
11. 芦花:芦苇开出的花,常常用作诗词中的意象,表示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12. 宿雁:指在芦花丛中栖息的大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渔父词二首·其二》是南宋诗人邓深所作,描述了渔父宁静淡泊的隐逸生活。诗人在诗歌中展示了渔父日常生活中的快乐时光,通过描绘夜晚在渔舟上醉酒的场景,传达了超脱世俗纷扰的悠闲心境。同时,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和修辞手法,展现了渔父生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父词二首 其二》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邓深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后期,也就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政权正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威胁,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邓深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也非常曲折。他曾在南宋朝廷担任官职,但由于对当时政治的不满,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回归山林。这种选择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得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文化繁荣的时期。一方面,由于南北对峙的政治格局,使得南方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战争和社会动荡,人们对于和平与安宁的渴望也更加强烈。在这种背景下,邓深的诗歌作品往往流露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