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晖楼晓坐
岭宿寒云薄,楼迎晓日斜。
危簷排语雀,落木点啼鸦。
佛鼓依山寺,炊烟隔岸家。
移时收足坐,清兴会烟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岭夜宿寒意笼罩,清晨的阳光斜照在楼宇上。
颤巍巍的屋檐下栖息着鸣叫的小鸟,飘落的枯叶惊起了啼叫的乌鸦。
远山的古寺传来诵经声,对岸的炊烟升起显得宁静祥和。
此刻,我收起行囊坐在地上,与清新的景色交融在一起,享受着这人间烟火。
去完善
释义
1. 岭宿:指山岭间的住宿。
2. 寒云:寒冷的云气。
3. 薄:淡薄。
4. 晓日:早晨的太阳。
5. 斜:倾斜。
6. 危簷:高耸的屋檐。
7. 语雀:说话的鸟雀,喻指鸟儿欢快地鸣叫。
8. 落木:落叶。
9. 点:点缀。
10. 啼鸦:啼叫的乌鸦。
11. 佛鼓:佛教寺庙中的鼓声。
12. 依山寺:坐落在山间的寺庙。
13. 炊烟:做饭时的烟气。
14. 隔岸家:对岸的人家。
15. 移时:过一段时间。
16. 收足坐:停止走动,坐下来。
17. 清兴:清新脱俗的兴致。
18. 会:体会。
19. 烟霞:泛指山水风光。
去完善
赏析
《静晖楼晓坐》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一首诗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静晖楼上观看晨景的情景。诗歌通过“岭宿寒云薄”、“楼迎晓日斜”等景象,展现了清晨时分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同时,诗人还通过观察“危簷排语雀”、“落木点啼鸦”等生动细节,传达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此外,诗歌中的“佛鼓依山寺”、“炊烟隔岸家”等画面,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最后,诗人以“移时收足坐,清兴会烟霞”两句表达了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独坐沉思的愉悦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静晖楼晓坐》是南宋著名诗人邓深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4年,当时南宋正处于相对和平时期。
邓深(约1148-1221年)是南宋的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步入仕途。然而,由于官场腐败和政治斗争,邓深曾两次被贬谪。在这段时间里,他远离政治纷争,寄情于山水之间,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篇。
在《静晖楼晓坐》这首诗歌创作期间,邓深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至江西筠州。尽管身处逆境,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在这首诗中,他以宁静的心境描绘了清晨的湖光山色,表达了内心的恬淡与宁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