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摘橘

标题包含
摘橘
久矣经霜白,全然映日黄。 仰头忻自摘,流齿惬新尝。 未抵千奴利,应堪四老藏。 犹胜橘洲上,灭迹不闻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看那菊花,经过长久的风霜洗礼,变得洁白如雪;在阳光下又呈现出金黄的色彩。 仰起头来,不禁欣喜地摘下它;用牙齿品尝,感受到它的鲜美。 这菊花的香气,比不上千奴利(一种香料)的香气浓郁;但应该也能像四老(指梅、兰、竹、菊四种花卉)一样被珍藏。 它比那些橘子洲上的菊花要好得多,至少在这里还能闻到它的香味,而那些橘子洲上的已经闻不到任何香气了。
去完善
释义
1. "经霜白":"经霜"是经历寒冷的意思,此处指橘子在寒冷的秋天生长,表面被秋霜染成白色。 2. "全然映日黄":"映日"指太阳照射,意思是橘子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呈现出金黄色。 3. "仰头忻自摘":"仰头"是向上看的意思,"忻"是欢喜、高兴的意思,"自摘"是自己采摘,整句意为抬头看着自己亲手采摘的橘子感到很高兴。 4. "流齿惬新尝":"流齿"指咬嚼,"惬"表示满意、满足,"新尝"是刚刚品尝的意思,整句意为惬意地品尝新鲜采摘的橘子。 5. "未抵千奴利":"未抵"是不及、比不上之意,"千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中提到的柑橘园主人,这里以他为例强调橘子的优良品质。 6. "应堪四老藏":"应堪"是应该可以承受之意,"四老"是指西汉初年四位隐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这里用他们来比喻橘子能够贮藏很长时间。 7. "犹胜橘洲上":"犹胜"是仍然胜过之意,"橘洲"是指橘子产地,这里用来比较其他地方出产的橘子。 8. "灭迹不闻香":"灭迹"是消失踪迹之意,"不闻香"是指闻不到橘子的香味,这里是说在其他地方看不到橘子的痕迹,也闻不到橘子的香味。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摘橘》是南宋诗人邓深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理宗年间(1225-1264年)。在这个时期,邓深经历了官场沉浮,曾任官职,后因故被罢免,退居故里。他热爱自然,关注民生,因此在诗歌中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田园情怀。 在《摘橘》一诗中,邓深描绘了秋末冬初时节,南方橘园的美景。这个季节,橘子成熟,金黄色的果实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邓深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画卷。同时,他也借摘橘这一行为,表达了隐逸山林、远离世俗纷扰的向往。 这个时期,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农民安居乐业。然而,边疆危机日益严重,北方金人不断南下侵扰,民族矛盾激化。邓深虽然身处田园,但对国家安危仍有所忧虑。因此,他在诗歌中流露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思考。总的来说,《摘橘》这首诗展现了邓深在南宋理宗年间的个人遭遇和时代背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