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何世南
愚溪草圣祖钟王,宰木今伤叶屡黄。
何处卷藏云满纸,唯君护惜锦成囊。
不聆洒翰音声入,欲认惊龙气焰长。
一见自消饥渴念,天厨珍味不须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愚溪草圣乃祖钟王,宰木如今叶黄又黄。
卷藏云端铺满纸,唯有君能锦绣囊中藏。
不闻墨迹飘逸音,却见墨龙气势扬。
一见此景心欢畅,天厨佳肴不须尝。
去完善
释义
1. 愚溪:即今湖南零陵县之愚溪,是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住处,这里用以借指何世南居住的地方。
2. 草圣:对草书书法的尊称,这里指的是黄庭坚的草书。
3. 祖钟王:钟王,即钟繇和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位著名书法家,这里的“祖”表示学习或继承的意思,也就是说,黄庭坚的草书学习并继承了钟繇和王羲之的风格。
4. 宰木:墓地上的树木。
5. 叶屡黄:形容树木树叶变黄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黄庭坚的哀思。
6. 何处卷藏:表达的是诗人对于黄庭坚墨宝的珍视,如同珍藏于云彩之间。
7. 唯君护惜:意思是只有你才能珍惜和守护这些珍贵的墨宝。
8. 锦成囊:将锦缎制成锦囊,用以保存和携带墨宝。
9. 不聆洒翰音声入:意指未能听到挥毫泼墨的声音却感受到了其挥洒自如的气势。
10. 惊龙:形容书法家运笔如飞、笔墨飞扬的神态。
11. 一见自消饥渴念:一见到黄庭坚的墨宝,心中的渴望立刻消失。
12. 天厨珍味:天厨,天上的厨房,借指美好的食物;珍味,美味佳肴。整句话意思是,看到黄庭坚的墨宝就如同品尝到了美味的佳肴。
去完善
赏析
《谒何世南》这首诗是邓深为缅怀唐代著名书法家何世南而作。诗中提到了何世南的书法作品,以及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诗人通过描绘何世南的书法技艺,表达了对这位书法家的敬仰之情。
首联“愚溪草圣祖钟王,宰木今伤叶屡黄”,赞美了何世南在草书领域的卓越成就,认为他的书法达到了钟繇和王羲之的境界。同时,诗人感叹岁月无情,何世南已离世,唯有草木见证了岁月的流逝。
颔联“何处卷藏云满纸,唯君护惜锦成囊”,描述了何世南的书法作品受到世人珍视,被收藏在精美的锦囊中。表达了诗人对何世南书法作品的敬意和珍爱。
颈联“不聆洒翰音声入,欲认惊龙气焰长”,表现了何世南书法作品的动感和生命力,即使没有亲自听到他挥毫泼墨的声音,也能感受到作品中的磅礴气势。
尾联“一见自消饥渴念,天厨珍味不须尝”,形象地比喻了何世南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他的作品就像品尝美食一样令人陶醉,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邓深在元祐二年(1087年)写了一首《谒何世南》来悼念他的挚友何世南。这首诗词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正值科举制度进入鼎盛阶段。
邓深和何世南在青年时期就是好朋友,共同学习、讨论诗词歌赋,感情十分深厚。然而,何世南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这对邓深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他在这首诗词中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科举制度的竞争激烈,许多文人墨客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邓深和何世南也不例外,他们都在努力追求功名,但何世南的早逝让邓深深感遗憾。因此,在这首诗词中,邓深表达了他对何世南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行了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