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颇觉今朝好,全无俗事关。
风清林鹤喜,雨霁野云闲。
橘柚垂枝重,莓苔上砌斑。
芼羹挑野菜,风味不吾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感到今天非常美好,完全没有世俗的烦恼。
风吹过树林,白鹤欢欣;雨停之后,野云悠悠自得。
橘子柚子挂满枝头,沉重而饱满;莓苔攀上了台阶,形成了一片斑驳的痕迹。
用野菜制作羹汤,滋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今朝:今天。
2. 俗事:世俗之事,指日常的琐碎事务。
3. 风清:清风徐来。
4. 林鹤:栖息在树林中的仙鹤。此处借指环境优雅宁静。
5. 雨霁:雨过天晴。
6. 野云:山野间的云彩。
7. 橘柚:橘子与柚子,南方水果。
8. 垂枝:低垂的树枝。
9. 莓苔:青苔。
10. 上砌斑:生长在台阶上的斑点状青苔。
11. 芼羹:用蔬菜煮成的汤。
12. 挑野菜:采摘野菜。
13. 不吾悭:意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天然风味。
去完善
赏析
《遣兴》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一首五言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颇觉今朝好,全无俗事关”,表达了诗人对今天生活的满意,他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受到世俗事务的困扰。这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境界。
颔联“风清林鹤喜,雨霁野云闲”,描绘了清新的风和晴朗的天空下,林间的鹤鸟欢欣,原野上的云朵悠闲的景象。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美妙感受。
颈联“橘柚垂枝重,莓苔上砌斑”,描述了果实累累的橘柚压弯枝头,莓苔在石阶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细致入微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尾联“芼羹挑野菜,风味不吾悭”,则描绘了诗人品尝自己亲手采摘的野菜的美味,他觉得这种味道无比美味,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充分展示了邓深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遣兴》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13世纪之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外患严重。而诗人邓深正是在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位文人。
邓深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情横溢。然而,他一生并未走上仕途,而是选择了隐逸生活。这主要是因为他对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官场腐败深感失望,不愿同流合污。在他的诗作中,时常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遣兴》这首诗中,邓深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的情感和思想。诗中以“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的形象比喻,揭示了人生中无常的道理。同时,诗人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表达了他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充分展示了邓深的诗歌才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