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解舟

标题包含
解舟
波面孤篷窄,关头古渡幽。 舟轻疾移岸,岸曲屡回舟。 野润蒸梅雨,天寒张麦秋。 欠伸思晚步,舍棹涉芳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波浪涌过,小船在岸边轻轻摇曳,古老的渡口显得格外清幽。 行舟轻便,迅速离开岸边;而岸曲折蜿蜒,小船不断环绕。 田野湿润,像是正在滋润着梅雨季;天空寒冷,好像是在张开迎接麦收季节。 伸着懒腰想着傍晚出去散步,放下船桨去探访那芬芳的小岛。
去完善
释义
1. "波面":指水面上。 2. "孤篷":即孤舟,这里指诗人乘坐的小船。 3. "窄":狭小。 4. "关头":重要的地方,这里指渡口。 5. "古渡":古老的渡口。 6. "舟轻疾移岸":小船轻快地靠岸。 7. "曲":弯曲。 8. "野润":野外湿润。 9. "蒸梅雨":形容江南地区梅子黄熟时连绵不断的细雨。 10. "天寒":天气寒冷。 11. "张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 12. "欠伸":伸展懒腰。 13. "思晚步":想要晚上散步。 14. "舍棹":放下船桨,表示弃舟登岸。 15. "涉芳洲":走过花坛上的小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解舟》描绘了诗人邓深在一艘孤篷船上度过的江边景色。诗人在诗歌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上画卷。首联“波面孤篷窄,关头古渡幽”描述了船只行驶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沿途经过古老的渡口,给读者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感觉。接着的“舟轻疾移岸,岸曲屡回舟”则表现了江水曲折,岸边回旋不定的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江水的流动和船只在水上行驶的轻盈。 在“野润蒸梅雨,天寒张麦秋”这两句中,诗人把笔触从自然景观转向了农事生活,写出了黄梅时节田野湿润、麦子成熟的丰收场景。这不仅展示了江南地区的物产丰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欠伸思晚步,舍棹涉芳洲”,诗人以自己午睡后的伸懒腰开始,表达出准备放下船桨,踏上芳洲漫步的心情。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轻松自在的生活向往,还反映出他对于美景的热爱。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色彩鲜明,诗人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巧妙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水乡的风情和自然景色,同时传达了其对美好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解舟》是南宋诗人邓深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政权建立初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繁。 邓深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也相当曲折。他本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但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仕途不顺。后来,他在杭州西湖边的竹阁楼潜心研究学问,以诗书自娱。在这段时间里,邓深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其中就包括这首《解舟》。 在邓深所处的时代,南宋政权的建立使得江南地区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然而,北方的金国对南宋政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战事不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邓深的诗歌作品既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