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游女次韵

标题包含
观游女次韵
丽人春游相百十,此风长沙云旧习。 绮罗映肌白玉鲜,珠翠压鬓乌云湿。 借地持杯递呼唤,笑指花枝时小立。 晚风忽遣柳棉飞,竹迳梅亭巧穿入。 恼乱游人归不去,使我樽中无以给。 谁念朝来丘陇间,纸钱吹落无人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一群美女在春天出游相互映衬美丽非凡,这种风气是长沙一带的旧俗。 华丽的衣裳和珠宝使她们犹如仙女下凡,美艳动人。 大家以地为席举杯交欢,笑语之间指向绽放的花朵并适时驻足欣赏。 傍晚的风忽然送来了柳絮,引导我们穿过竹林、梅亭的小径。 春风撩人使我们流连忘返,以至于酒杯都空了无法继续享受美酒。 有谁关心早晨就立在坟头的纸钱,被风吹落却无人捡拾呢?
去完善
释义
1. 丽人:美丽的女人。 2. 春游:春季出游。 3. 相百十:众多;相,表示数目多。 4. 此风长沙云旧习:这种风气在长沙一带流传已久。云,表示语言陈述的语气助词。 5. 绮罗:华丽的绸缎衣裳。 6. 映肌:反映肌肤之美。 7. 白玉鲜:比喻女子皮肤洁白光滑。 8. 珠翠:珍珠和翡翠饰品。 9. 压鬓乌云湿:形容发髻饱满润泽。压鬓,即挽起头发。乌云,指乌黑的头发。湿,此处指润泽。 10. 借地持杯递呼唤:借用地方相互敬酒呼唤对方。 11. 笑指花枝时小立:笑着用手指指向花朵时稍微站立片刻。 12. 晚风忽遣柳棉飞:晚风吹拂,柳絮飘飞。柳棉,柳絮。 13. 竹迳梅亭巧穿入:巧妙地穿梭在竹林小径和梅花亭之间。 14. 恼乱游人归不去:让游人们烦恼不已,不想回去。 15. 无以给:无法供应。 16. 谁念朝来丘陇间:谁想到早晨来到墓园。丘陇间,指墓地。 17. 纸钱:祭祀时焚烧的冥币。 18. 吹落无人拾:随风飘落而无人收拾。
去完善
赏析
《观游女次韵》是一首描绘春日出游景象的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游女们的美丽与欢乐,以及自然景色的优美与变幻。同时,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逝者哀思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赏析: 首先,诗人通过对游女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用“丽人春游相百十”来形容游女的数量众多,而“此风长沙云旧习”则点出了这种春游习俗的历史悠久。接下来,诗人通过“绮罗映肌白玉鲜,珠翠压鬓乌云湿”来描述游女们穿着华丽的衣裳,显得肌肤如雪,头饰繁复,乌发如云。这画面不仅展示了游女们的美丽,还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然后,诗人通过“借地持杯递呼唤,笑指花枝时小立”描绘了游女们在春游中的欢乐情景。她们相互呼唤、谈笑风生,不时在花枝下驻足欣赏。这里的“笑指花枝时小立”更是巧妙地传达了游女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紧接着,诗人通过“晚风忽遣柳棉飞,竹迳梅亭巧穿入”表现了春天傍晚时的美景。柳絮飘散,竹径通幽,梅花点缀其间,这些景象都生动地展示了大自然的变化无穷和美丽动人。 然而,诗人并没有只停留在对美好景象的描绘上,而是通过“恼乱游人归不去,使我樽中无以给”表达了游女们的欢乐与自己内心的哀愁形成的对比。诗人觉得这样的快乐场景让他感到困扰,因为他内心还有对逝者的哀思。于是,诗人通过“谁念朝来丘陇间,纸钱吹落无人拾”表达了自己的忧伤情感,他想到早晨去扫墓时,风吹落的纸钱没有人捡拾,体现了他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描绘了春日出游的美景,又传达出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思。这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观游女次韵》是南宋诗人邓深所作。邓深生活在南宋时期,此时正处于金国和蒙古的侵略威胁之中,国家局势紧张,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邓深以他的才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邓深是江西人,曾任赣州通判、江西安抚使等官职。他在任职期间,关心民生疾苦,致力于地方建设,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未在官场取得更高的成就,这使他产生了怀才不遇的感慨。这种感慨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这首诗中,邓深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通过观察游女的举动,揭示了人们内心对自由、快乐的渴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在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历史人物,使得诗歌富有哲理和深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