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早秋

标题包含
早秋
风入题诗叶,清音已奏商。 夜来堪简册,客至便衣裳。 次第征鸿到,还令团扇藏。 人情兼物意,殊觉漫炎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风吹过诗词的树叶,发出了悠扬的声音。夜晚来临,适合翻阅诗书,客人到来时,需要准备合适的衣物。一只只大雁依次飞来,让人想起扇子带来的凉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以及万物的情意,都让人感受到不同的炎热与清凉。
去完善
释义
1. 清音已奏商:清音,指清凉的秋风;奏商,指秋天来临。 2. 夜来堪简册:夜来,指夜晚来临时;堪,可以;简册,这里指的是书卷或文案工作。 3. 次第征鸿到:次第,一个接一个地;征鸿,迁徙中的大雁。 4. 还令团扇藏:还令,依旧让;团扇,古代用来遮蔽阳光的工具,此处以团扇借代炎热的夏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早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文风情。首联以“风入题诗叶”起笔,通过秋风扫落叶的意象,奠定了诗歌的秋天主题。而“清音已奏商”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商”在古代五音中代表秋季,此处暗示秋天的到来。 颔联“夜来堪简册,客至便衣裳。”则是描述诗人的生活场景。夜晚来临,可以安心阅读简册;有客人到访,就立刻整理好衣裳,显示出诗人的好学与热情待客的态度。 颈联“次第征鸿到,还令团扇藏。”通过对“征鸿”的描写,传达了季节的变化。而“团扇藏”则表达了诗人因天气转凉,不再需要团扇的感慨。 尾联“人情兼物意,殊觉漫炎凉。”是整首诗的主题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体悟。诗人认为,人与物的感情在秋季这一特殊时刻交融,感受到的不仅是气温的冷暖变化,更是人生的种种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秋》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156年。在这一年里,邓深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受到宋朝科举制度的选拔,被授予官职。然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已经历过长期的战乱和内外交困的局面,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日益严重。邓深对此深感忧虑,他渴望为国家尽一份力,但又苦于无法施展抱负。 邓深在《早秋》中写道:“早秋惊叶落,一夜暑气消。山静无残暑,天清风露高。”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早秋”一词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无奈。在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忧国忧民,却又无力改变现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