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郊
荒草冈头牧笛,急舂屋角吹烟。
短景做催冬日,微暖号小春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荒芜的山坡上,传来悠扬的牧笛声;而在靠近房檐的地方,烟雾缭绕。短暂的冬日景色催促着季节更替,微暖的气息仿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去完善
释义
1. 冬郊:冬季的郊野景象。
2. 荒草冈头:在荒凉杂草丛生的山丘上。
3. 牧笛:放牧时吹奏的笛声。
4. 急舂:快速的捣米声。
5. 屋角:房屋的一角。
6. 吹烟:炊烟升起的景象。
7. 短景:指时间过得快。
8. 做催:催促、催促。
9. 微暖:轻微的暖意。
10. 号:标示,此处意为暗示着。
11. 小春天: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来临。
去完善
赏析
《冬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冬日乡村图景。诗人邓深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景物和声音的描述,传达出季节变换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首联“荒草冈头牧笛,急舂屋角吹烟”,诗人用开阔的视角描绘了田野的景象。“荒草冈头”指的是冬日的野外,荒凉而又寂静;而“牧笛”则传达了悠扬的笛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活力。“急舂屋角吹烟”则以农家的日常生活为背景,“急舂”意为快速地捣碎谷物,象征着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吹烟”则是炊烟袅袅升起,表现出农家的温馨氛围。
颔联“短景做催冬日,微暖号小春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表达了季节交替的感知。“短景做催冬日”意味着冬天即将过去,阳光逐渐增多,白天变长,景色也变得更加鲜明。而“微暖号小春天”则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已经悄悄到来,尽管还不是很明显,但已经开始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总的来说,《冬郊》这首诗以宁静的乡村景象为载体,展现了季节变换的过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冬郊》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至嘉定十四年(1221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政局相对稳定,但北方金朝的威胁仍然存在。
邓深,字资道,江西抚州人,历任县丞、郡守等职。他早年勤奋好学,志在功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官场并不得意。在创作这首《冬郊》时,邓深已经步入老年,他对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在诗中,邓深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冬日郊野景象,表达了其对自然、人生的深刻体验。这种体验源于他自身的人生际遇,以及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在他生活的年代,南宋社会相对安定,但边疆危机依然存在,人民生活仍不富裕。这些都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