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鉴堂把酒

标题包含
鉴堂把酒
池馆媚春华,凭栏午更嘉。 日光凝水面,波影炫簷牙。 鱼出冲浮梗,萍交载落花。 半酣拏小艇,落调唱渔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水池和亭台沐浴在春天的美丽中,站在栏杆旁欣赏着午后的美景。 阳光在水面上凝聚,波光粼粼映照在屋檐上。 鱼儿跃出水面冲向漂浮的水草,浮萍交错承载着飘落的花朵。 微醺之际驾起小艇,唱起了渔民的调子。
去完善
释义
1. 池馆:水池旁的建筑物。这里指诗人所在的观景亭台楼阁。 2. 媚春华:春光明媚。这里形容春天景色宜人。 3. 凭栏:靠着栏杆。表示诗人站在亭台楼阁的栏杆旁观景。 4. 午更嘉:中午时分,阳光更好。嘉,美好。 5. 凝水:平静的水面反射阳光,形成耀眼的光芒。 6. 波影炫簷牙:波光粼粼的影子照在屋檐上,使檐牙显得闪耀夺目。炫,闪耀。簷牙,屋檐翘起的尖角。 7. 鱼出冲浮梗:鱼儿跃出水面,冲破漂浮在水面的植物。冲,撞击。浮梗,漂浮在水面的植物。 8. 萍交载落花:萍草与落花交织在一起,共同飘荡在水面上。载,承载。 9. 半酣:饮酒微醺的状态。 10. 拏小艇:划动小艇。拏,同“拿”,划桨。 11. 落调唱渔家:唱着渔家歌谣,抒发自己的情感。落调,低调、朴实的曲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而和谐的池塘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在明媚的阳光下,池塘中的水波反射着阳光,波光粼粼;鱼儿在水中畅游,浮萍载着落花随波逐流。诗人在此情境中,乘兴划船,引吭高歌,沉醉其中。全诗给人一种宁静、自由、愉悦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美好环境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鉴堂把酒》是南宋诗人邓深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约公元1250年左右),正值金、元两国对南宋的侵略加剧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邓深因政治斗争和战乱而远离朝廷,生活艰苦,但他仍然保持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在闲暇之余,时常到鉴堂与朋友相聚,把酒言欢,以此表达对生活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当时,南宋国内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社会动荡不安。金、元两国对南宋的侵略不断升级,使得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邓深以他独特的文人气质和家国情怀,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寄托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这首《鉴堂把酒》便是其中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