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赋清映阁

标题包含
赋清映阁
数椽茅屋小桥头,地段无多景自幽。 为爱平池三尺水,最宜明月一轮秋。 静留人影摇歌扇,轻动风涟下钓钩。 相去幽居无十步,不论时节恣来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几间茅屋建在狭窄的小桥边,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景色却非常宁静优美。 这片池塘的水面平整如镜,最适宜欣赏中秋明月的倒影。 静下来时,只见风中摇曳的树枝和荷叶在轻轻舞动,就像人在轻摇歌舞中的扇子一样。 这里距离我的隐居之地不过几步之遥,无论何时我都喜欢到这里来游玩。
去完善
释义
1. 数椽茅屋:几间用茅草搭建的房屋。椽,屋顶的椽木。 2. 小桥头:指位于小桥附近的茅屋。 3. 无多:不多。 4. 景自幽:景色自然宁静。 5. 爱:喜爱。 6. 平池:平整的池塘。 7. 最宜:最适合。 8. 明月一轮秋:指秋天的满月。 9. 静留人影:形容人在月光下投下的影子显得宁静。 10. 摇歌扇:舞动歌扇。 11. 轻动风涟:轻轻波动的水面涟漪。 12. 下钓钩:放下钓鱼钩。 13. 相去:相距。 14. 不论时节:不论春夏秋冬。 15. 恣来游:任意地来游玩。恣,任意。
去完善
赏析
《赋清映阁》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律诗。诗人以茅屋、小桥、平池、明月等自然景象为题材,展现了清幽宁静的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流露出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清映阁》是南宋诗人邓深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历史阶段,社会动荡不安。 邓深生活在这一时期,他的人生际遇也受到了时代的影响。他曾担任官职,但因为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过起了田园生活。他在隐居期间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志的诗篇,《赋清映阁》就是其中一首。 在《赋清映阁》这首诗中,邓深通过描绘清映阁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一时期的诗人往往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世俗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 总的来说,《赋清映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以及作者在面对这些困境时所表现出的超脱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