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梅

标题包含
赠梅
花蒙腊雪袁安卧,影落寒江正则魂。 忽见江南春信息,谁教驿使到夔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花香沾染了腊月飞雪,恰如袁安悠然高卧,月光洒落在寒冷的江面,仿佛李白之诗魂降临。忽然间瞥见了江南春天的消息,是谁遣驿使传达至夔门呢?
去完善
释义
1. 花蒙腊雪:这里的“花”指的是梅花;“蒙腊雪”指在寒冷的冬季下着大雪。 2. 袁安卧:这是一个成语,出自《后汉书·袁安传》。袁安是东汉的名臣,非常清廉。有一次洛阳发生了大雪灾,很多百姓都冻死了,而袁安的家也穷得没有东西吃。但他仍然躺在床上不肯出去乞食,后来人们知道了这件事,都称赞他的廉洁品质。这里用袁安卧来形容梅花在大雪中傲然绽放的情景。 3. 影落寒江:这是形容梅花的影子落在寒冷的江面上。 4. 正则魂:这里是引用屈原的诗《离骚》中的诗句“正则佩兮,陆离其容”,用来赞美梅花的美丽和高尚的品质。 5. 江南春信息:这里的“江南春”指的是春天的景象,特别是江南地区的春天景象;“信息”是指春天的气息、景象或消息。 6. 驿使:古代朝廷设立驿站,负责传递公文的人。 7. 夔门: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长江上游,是出入川江的两扇大门,因为形如夔牛的一对角而得名。这里用夔门来代指四川一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赠梅”,实际是在咏叹梅花的风骨和品格。诗人首先以“花蒙腊雪袁安卧”描述梅花的形象,用袁安的典故,隐含赞美梅花凌寒怒放、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接下来一句“影落寒江正则魂”,将梅花与屈原联系起来,以屈原则魂比喻梅花,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精神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忽见江南春信息”描绘了春天来临时,梅花作为春天的使者,带来春意盎然的景象。结尾两句“谁教驿使到夔门”,诗人采用设问的方式,表达出对梅花盛放的惊喜与感叹,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热爱。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颂,表达了诗人追求高洁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梅》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邓深的笔下。邓深生活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与陆游、辛弃疾等名家同时代。他在官场上并无显赫成就,大部分时间在乡间度过,过着半隐士的生活。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怀为主,风格清新、质朴。 在《赠梅》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内外矛盾交织。一方面,北方金国的威胁使得南宋朝廷不得不采取求和政策;另一方面,国内民众疾苦严重,贫富分化加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邓深选择离开官场,回到乡间,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赠梅》这首诗是邓深与友人之间的唱和之作。在这首诗中,他通过赞美梅花的高洁品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以梅自喻,表现出自己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他也传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总的来说,这首诗既体现了邓深个人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时代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