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麻姑山李元礼
不见山中客,还经四度春。
近闻归旧隐,真个是闲人。
吹发松风迥,当轩琴月新。
悬知心更静,梦不到红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未见山中隐士,转眼已过去四个春天。
最近听说他回到旧时的隐居地,果然是个淡泊名利的人。
头发被风吹得飘逸,透过窗户看到明亮的月光下新弹的琴声。
心灵宁静至极,梦中也远离繁华世界。
去完善
释义
1. 麻姑山: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西部,是道教胜地之一,属于龙虎山南域的盘古山山脉。
2. 李元礼:字景骏,唐朝学者,晚年寓居麻姑山。他擅长弹琴,并以琴声与松涛相和鸣为乐。
3. 四度春:指四年时间。
4. 近闻:最近听到的消息。
5. 归旧隐:回到原来隐居的地方。
6. 真个:确实如此。
7. 是闲人:真是悠闲的人。
8. 吹发松风迥:风吹松树发出响声。
9. 当轩:对着窗子。
10. 琴月新:弹奏新曲。
11. 悬知:预先知道。
12. 心更静:心情更加宁静。
13. 梦不到红尘:指超脱世俗,清心寡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麻姑山李元礼的深厚交情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世事纷扰中保持高洁品质的精神面貌。首联描述了诗人与友人阔别已久的场景,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颔联则通过对友人近况的了解,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闲适生活状态的赞美;颈联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友人山居生活的静谧环境,进一步烘托出诗人与友人的友情;尾联则以诗人自己的心性描写,暗示了诗人向往山林、超脱尘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愿与友人共度清静时光的愿望。全诗韵律和谐,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格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麻姑山李元礼》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一首寄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后期,具体时间为公元1250年左右。当时南宋政权日渐衰微,金兵南下,战乱频繁。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邓深个人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任太学正、国子博士等职,但后因政治斗争被罢官,遂寄情山水,流连诗酒。他在麻姑山结识了李元礼,两人成为忘年之交。然而,时光荏苒,邓深因故离开麻姑山,与李元礼分别。
在这一时期,南宋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金兵南下,朝廷内外矛盾重重,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文人墨客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寄情山水,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邓深在此时创作《寄麻姑山李元礼》,正是表达了他在乱世中对友情的怀念和对家乡的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