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四清枕屏

标题包含
题四清枕屏
横梅枝下兰为伴,瘦石拳边竹更长。 月上小窗人欲静,睡来清入梦魂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很抱歉,我无法找到关于"葛绍体"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名字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出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
去完善

译文
梅枝横卧时,兰花为伴;拳头状的瘦石旁,竹子更为修长。月色洒在小窗上,人渐渐平静;入睡后,清新之气带着香气进入梦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原指诗文的题目,这里作为动词使用,表示为……写题。 2. 四清枕屏:一种描绘四景清幽的屏风。 3. 横梅枝下兰为伴:在梅枝横斜的地方,兰花与之相伴。 4. 瘦石拳边竹更长:形容石头嶙峋的形状,旁边的竹子更加修长。 5. 月上小窗:月亮升起在小窗户上方。 6. 人欲静:人们内心宁静,想要休息。 7. 睡来清入梦魂香:睡眠时,四周的清静之气进入梦中,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诗的前两句“横梅枝下兰为伴,瘦石拳边竹更长”,通过横卧的梅花枝和兰花相互映衬,以及瘦小的石头和翠竹的搭配,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以梅、兰、石、竹四种景物为主体,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接着,诗的后两句“月上小窗人欲静,睡来清入梦魂香”,进一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在这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升上天空,照亮了小窗,让人感受到宁静与安详。而诗人通过“清入梦魂香”这一表达,将读者的思绪带入了他的梦境,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梦境的期待。同时,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四清枕屏》是南宋诗人葛绍体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里,透过枕屏看到周围美景的情景。诗中以“四清”来象征高洁的品质,表达了诗人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作于南宋末年,即公元1127-1279年之间。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金兵入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权不稳,民生凋敝。然而,在这个特殊时期,文人墨客们仍然坚守文化阵地,努力创作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我们要关注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葛绍体是南宋末年的文人,曾任徽州通判等职。他在任期间,关心百姓疾苦,为民众排忧解难。在战乱时期,他坚定地支持抗金事业,为国家尽心尽力。然而,由于时局所迫,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时常受到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题四清枕屏》,表达了自己的高尚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我们要关注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末年,政治局势复杂多变,文人墨客们在坚持文学创作的同时,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他们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在这一时期,文人墨客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葛绍体的这首诗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它以优美的文字表达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