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仲山见寄
风雨江湖梦,衣裳京洛尘。
人生皆物役,海内岂吾贫。
丈室虽多病,邻翁或可亲。
杖藜元有约,会见往来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风风雨雨的江湖中,我追寻着梦境;在京都的繁华中,我被衣物沾染尘埃。
人的一生都被各种事物所束缚,四海之内难道只有我感到贫穷?
我的房子虽然狭小且多病,但邻居的老者也许可以亲近。
我已经拄着手杖与人约定了,会频繁地与来人见面交谈。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内容作和诗。
2. 陈仲山:生平不详,诗人友人。
3. 江湖:这里指社会,含有贬义。
4. 衣裳:衣服,表示衣着。
5. 京洛:指东汉的都城洛阳。此处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6. 物役:受外物所驱使。
7. 海内:全国,四海之内。
8. 丈室:佛教语,僧人居住的小屋。
9. 杖藜:扶着手杖走路。杖,手杖;藜,一种草本植物,可用作拐杖。
10. 元有约:约定在先。元,通“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韵陈仲山见寄》是宋朝诗人许景衡所作,诗中表达了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故乡和友情的深切怀念。
首联“风雨江湖梦,衣裳京洛尘”,描述了诗人在江湖漂泊的生活中,常常梦见故土和故人。这里的“风雨”和“衣裳”两个词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心境,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人生皆物役,海内岂吾贫”,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看法:每个人都是被物质所驱使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诗人感到贫穷。这里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待生活,显示出他的豁达与乐观。
颈联“丈室虽多病,邻翁或可亲”,描述了诗人虽然身体不好,但他仍然愿意与邻居保持友好关系。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杖藜元有约,会见往来频”,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经常来往的愿望。这里的“杖藜”是指诗人拿着拐杖,象征着年老体弱。而“元有约”则意味着诗人早已约定要与友人相聚。这首诗最后以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的画面作为结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次韵陈仲山见寄》,是宋代诗人许景衡的作品。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时期,具体年代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应是许景衡中年或晚年的作品。
在这个时期,许景衡经历了宦海沉浮,曾在朝为官,后因党争而遭贬谪。他的诗才横溢,但因政治原因,其作品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创作,用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许景衡生活的时代,宋朝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国力日渐衰弱,社会矛盾激化。然而,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却非常活跃,他们在诗词歌赋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许景衡便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