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重九会郡楼

标题包含
重九会郡楼
山清气爽九秋天,黄菊红茱满泛船。 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 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 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米芾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米翼之是当时的进士,母亲阎氏也出自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清新凉爽的九月天,船上盛开着金黄的菊花和红色的茱萸。我们远道而来相聚在一起,各位贤达之人汇聚一堂。杜郎如今已成闲客,而谢守的风流故事流传千古。我独自拿着秋天的花朵,因为老年更偏爱诗歌所带来的浓厚情感。
去完善
释义
1. 重九: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 会:在...相见;相聚。 3. 郡楼:指地方官署的厅楼。 4. 山清:山间清新的空气。 5. 气爽:气温凉爽。 6. 九秋:秋天的第九个月,即深秋。这里指代整个秋天。 7. 黄菊:黄色的菊花。 8. 红茱:红色的茱萸。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 9. 满泛船:形容菊花和茱萸挂满了整条游船。 10. 千里结言:古人认为鸿雁能传书至千里之外,故称书信为“千里结言”。 11. 宁有后:即是否有后来者。 12. 群贤毕至:众多贤能之士一同前来。 13. 猥居前:谦辞,表示不敢当之意。 14. 杜郎:唐代诗人杜甫,他曾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 15. 闲客:无官职、无事可做的人。这里指杜甫。 16. 焉是:现在还是这样。 17. 谢守:南朝齐著名诗人谢眺,曾任宣城太守,故称。 18. 风流:风度翩翩,富有才情。 19. 古所传:自古以来就有流传。 20. 独把秋英:独自拿着秋英。秋英,即秋花,这里指菊花。 21. 缘底事:为什么事。 22. 老来情味:年纪大后的情感兴趣。 23. 向诗偏:偏向于诗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九月初九重阳节欢聚的场景。首句“山清气爽九秋天”以秋天的美好景色为开篇,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接着“黄菊红茱满泛船”形象地描述了船上堆满了黄色和红色的菊花及茱萸,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随后两句“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揭示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其中“千里结言”意指诗人与朋友们的约定,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保持联系;“宁有后”则表现了这种情感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而“群贤毕至”意味着众多贤才汇聚一堂,共享欢乐时光。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往昔的潇洒才子杜牧(字牧之)与现代的悠闲客人(可能是指自己),以及古代风流人物谢守(谢朓,南朝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书画家)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世生活的欣赏。诗句“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以此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在品味生活和创作诗歌时的独特感悟。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在老年时期愈发钟爱秋日的花朵,并认为这是由于他逐渐倾向于诗歌创作的表达方式。诗句“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从而展示出诗人的个人风格和高尚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九会郡楼》是北宋诗人米芾所作的一首重阳登高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84年,即北宋元丰七年。这一年,米芾任职湖北荆州知州,闲暇之余,登上郡楼,写下这首描绘秋日风光的诗篇。 在这一时期,米芾经历了宦海浮沉,他曾因科举落第而沉沦多年,后凭借才华受到朝中权贵的赏识,逐渐走上仕途。然而,他在官场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曾因为行为不端被贬谪。尽管如此,米芾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以诗酒为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特别是诗歌方面,继唐代之后,宋代成为又一个诗歌的黄金时代。此时,文人墨客们热衷于登高赏秋、饮酒赋诗,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米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受熏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