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杨崇庆二首
清露团火旻,素月分白道。
三湖足秋色,天以赐贺老。
红蕖正酣酣,翠籊方稍稍。
閒情观池鱼,生意玩眠食常健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凉的露珠聚在一起,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明亮的月亮洒下白色的光辉,分别照亮了不同的道路。三湖的美景充满了秋天的气息,这是大自然对贺老的馈赠。红色的荷花正盛开,翠绿的竹梢微微摇曳。闲适的心情欣赏着池塘里的鱼儿,充满生机地观察它们睡眠和觅食的状态,显得非常健康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清露":指清晨的露水。
2. "团火旻":团,聚集;火旻,火红的天空。
3. "素月":指明亮的月光。
4. "白道":指白色的道路或道路上的白线。
5. "三湖":可能是指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江苏太湖三个湖泊,也可能是指其它三个湖泊。
6. "贺老":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善钓的人。
7. "红蕖":指红色的荷花。
8. "翠籊":翠,绿色;籊,竹竿。翠籊即绿色的竹竿。
9. "酣酣":形容颜色鲜艳的样子。
10. "稍稍":稍微,略微。
11. "闲情":悠闲的心情。
12. "观池鱼":观赏池塘里的鱼。
13. "生意":生机勃勃的景象。
14. "玩眠食":玩,欣赏;眠食,睡眠和饮食。这里是说欣赏动植物的睡眠和饮食。
15. "常健好":常,长久;健好,健康。这里表示长期保持健康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在这两首诗歌中,作者吴泳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祝寿的场景。他用“清露团火旻”来形容秋天的露水如同火焰般闪亮,而“素月分白道”则描绘了月光如白色的道路般照亮夜空。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三湖足秋色”的美景,将这一美丽的画面比喻为上天赐予贺老的礼物。
紧接着,诗人用“红蕖正酣酣,翠籊方稍稍”来描绘池塘里的荷花和绿色的竹竿,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他通过描述悠闲地观看池中的鱼儿,以及欣赏它们安静地觅食的场景,来表达希望长寿的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寿杨崇庆二首》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吴泳于公元1249年所创作。当时正值宋末元初,金国衰落,元朝逐渐崛起并统一中国北方。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南宋朝廷面临极大的压力,对内政治局势动荡,对外国防形势严峻。
吴泳生活在这个时期,他本人曾担任各种官职,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和民间救济工作,深得民心。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对时事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与此同时,他又坚信人定胜天,提倡勇敢、坚忍的精神品质。
而杨崇庆则是他的好友兼赞助人,这两位知交之间的深厚友情也体现在诗中。吴泳选择以“寿”为主题,一方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另一方面则暗示了对南宋朝政未来发展的信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