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后观新荷

标题包含
雨后观新荷
中夜平旦尔,浄把天宇洗。 此时气之清,隠映如有体。 挹之莫可得,挥之不能靡。 外不隔毛发,内透彻心髓。 轻清孰为天,天也不离此。 因行过东湖,荷叶恰新美。 柔茎柄圆盖,嫩绿出清泚。 下承之浮萍,铺锦杂青紫。 洒洒无一尘,生意正济济。 欲辩已忘言,无声臭至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半夜黎明时,天空如洗净一般清澈透明。 这时的空气清新无比,仿佛可以看到它的形体。 无法握住它,也无法驱散它。 它在体表之外,却又深入骨髓。 谁能说清楚这轻盈清新的气息就是天空呢?其实天空也离不开这股清新之气。 顺着这条路走过东湖,恰好看到荷叶初展的新美景。 柔嫩的茎支撑着圆圆的叶子,嫩绿的叶子在清水中显得格外清新。 下面则是一片片漂浮在水面的浮萍,交织成一片青紫相间的锦绣。 这里没有一丝尘埃,充满生机和活力。 想要描述这种感觉却无法用言语表达,这是一种无声的享受。
去完善
释义
1. 中夜:半夜。 2. 平旦:黎明。 3. 浄:同“净”,干净。 4. 天宇:天空。 5. 挹:舀。 6. 莫可得:无法得到。 7. 挥之不能靡:挥之不去。 8. 外不隔毛发:形容非常接近。 9. 内透彻心髓:形容深入内心。 10. 轻清:轻盈清澈。 11. 行过:走过。 12. 东湖:泛指湖泊。 13. 圆盖:指荷叶的圆形形状。 14. 清泚:清澈的水流。 15. 浮萍:一种水生植物。 16. 铺锦:像铺开锦缎一样美丽。 17. 青紫:青色和紫色,形容多种颜色。 18. 洒洒无一尘:形容清洁无尘。 19. 生意:生命力。 20. 济济:繁盛的样子。 21. 辩:分辨。 22. 忘言:忘记用言语来表达。 23. 无声臭至矣:形容达到了极致的境界,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去完善
赏析
《雨后观新荷》描绘了雨后清晨的清新景象,以诗人的独特视角展现了一幅自然美景。开篇描述夜晚雨水洗净天空的景象,天地间一片清明。诗人表达这种意境时,巧妙地将自然的清爽之气和自身心灵的通透相融合,使得读者仿佛能透过诗句感受到这清爽宜人的氛围。 随后,诗人写道,这种清澈之感难以捕捉,但又无所不在。他以轻盈、朴实的笔触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大自然的美好和人类心灵与宇宙自然的连接。 诗人接着在诗歌后半部分描绘了雨后初晴的东湖景色,重点描绘了荷叶、浮萍等植物的细节。此时的东湖如同镶嵌在绿色世界中的宝石,显得格外清新美丽。最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欲辩已忘言”这一禅宗典故,表现出自己在面对这样美丽的景色时,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内心的感受,只觉一切尽在无言之中。这样的结尾既符合禅宗的理念,又使诗歌的画龙点睛之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后观新荷,雨中带雾披轻裳。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初晴时的新荷景色,展现了自然界的清新脱俗之美。包恢,字宏父,号啬庵,南宋末期文人。公元1256年,他曾任户部侍郎,在政治生涯中有很高的声望。 在当时的南宋末年,金、蒙两国对南宋造成极大的压力。这一时期的诗人多倾向于借自然景象来表达个人情感和家国忧思。包恢在雨中观察新荷的旺盛生命力和坚毅品质,从而反映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