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行路难,东南地倾水弥漫。
三江五湖沧海宽,鱼龙出没肆神奸。
万斛不劳一蹴翻,江水有潮溪有滩。
钱塘潮头平越山,乘潮寄命呼吸间。
上滩篙挽寸步悭,下滩小跌沦奔湍。
我行河道差若安,亡奈众堰为阻艰。
两牛力尽费跻攀,咫尺犹如限重关。
行路难,西南之险更莫言。
一山至有百八盘,猿猱欲上愁复还。
汝如惮行要登船,恐汝胆落濆淖旋。
此去投北经中原,昆仑万里倾浊澜。
一吞数舟岁常然,舟楫幺麽吁难全。
陆行崤函车不前,况复羊肠万屈蟠。
其余禹历诸山川,深入无底高㨖天。
行路难,有如此,不如闭门且隠几。
门前有地平如砥,无忧那忧勃堆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艰难的旅程,向着东南倾斜之地走去,四面环水是如此的广阔无边。在这片充满传奇故事的三江五湖中,神秘的生物时隐时现。旅行者无需费力翻越,因为有潮汐和溪流的引领。在钱塘江的潮头下,隐藏着一座越过山巅的城市,人们在浪潮中追求生存的希望。登山的小路上,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地走。但江边的道路并不容易,曲折的江河让旅行者们望而却步。要想继续前行,需要克服重重险阻。在艰难的道路上,西南地区的险峻更让人无语。每一座山都有数百个盘旋的路,猴子们自己爬都感到吃力。如果担心行走困难,可以选择坐船,但是那样的胆小怕事可不行。向北行将会经过中原大地,那里的昆仑山脉让人感受到浩瀚的波澜。在那儿,船只常常被吞没,航行变得异常艰难。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都无法避免各种艰难险阻。在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山河之中,我们深陷其中,感受到了无尽的艰难困苦。这艰难的旅程,让人觉得还不如躲在家里闭目养神来得容易。尽管门前的大地平坦如砥,却也总有烦恼和担忧的事找上门来。
去完善
释义
1. 行路难:乐府古题,多用来表达行路的艰难与人生的困苦。
2. 东南地倾水弥漫:意指地势低平,水流泛滥的地方。东南地区,江河湖泊众多,容易发生洪涝。
3. 三江五湖沧海宽:三江五湖泛指中国的众多河流和湖泊,沧海则比喻广阔的水域。
4. 鱼龙出没肆神奸:鱼龙指洪水中的鱼类和水生动物,神奸指异常的自然现象。这句描绘了洪水的景象。
5. 万斛不劳一蹴翻:意指水势汹涌,船只难以安全航行。万斛形容船舶载重量大,一蹴翻表示船只瞬间倾覆。
6. 江水有潮溪有滩:江水潮汐起伏,溪流水浅滩多,都是行路难的写照。
7. 钱塘潮头平越山:钱塘江的潮头汹涌,几乎要与越山平行。
8. 乘潮寄命呼吸间:形容在钱塘江大潮中航行的危险情景。
9. 上滩篙挽寸步悭:上滩时依靠竹篙拉着船只前行,行进非常艰难,每一步都要精打细算。
10. 下滩小跌沦奔湍:在下滩时,因为水流湍急,船只常常会有小的颠簸。
11. 我行河道差若安:意指我航行在河道中,虽然情况还算好,但是也有艰难险阻。
12. 亡奈众堰为阻艰:无奈众多的堤坝给航行带来了困难。
13. 两牛力尽费跻攀:意指在水流湍急处,需要两只牛的力量来拉船前进,但仍然感到非常吃力。
14. 咫尺犹如限重关:咫尺间的距离却如同面临重重大门一样困难。
15. 西南之险更莫言:西南地区的险阻更是无法言说。
16. 一山至有百八盘:形容西南地区山路崎岖,十分难行。
17. 猿猱欲上愁复还:连猿猴想要上去都感到困难重重。
18. 汝如惮行要登船:如果你害怕步行,可以选择乘坐船只。
19. 恐汝胆落濆淖旋:担心你在波涛汹涌的河中失去勇气。
20. 此去投北经中原:去往北方的中原地区,途经各种地形。
21. 昆仑万里倾浊澜:昆仑山脉绵延万里,山体庞大,如同倾倒的洪流。
22. 一吞数舟岁常然:每年都会有大量船只在此失事。
23. 舟楫幺麽吁难全:小小的船只在此显得那么无助,令人叹息。
24. 陆行崤函车不前:在陆地上,从崤山到函谷关,道路崎岖,车辆也难以通行。
25. 况复羊肠万屈蟠:更何况还有像羊肠那样曲折的小路。
26. 禹历诸山川: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诸多山川险阻。
27. 高躸天:指山高入云,形容山的高峻。
28. 不如闭门且隐几:感叹行路之难,不如关上门在家休息。
29. 门前有地平如砥:家门前的土地平坦如磨刀石。
30. 无忧那忧勃堆起:没有忧愁,也没有烦恼,一切都很平静。
去完善
赏析
《行路难》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滕岑在旅途中的艰难险阻与不可预测的危险,表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积极的心态以及勇往直前的精神。诗中既有对地理环境的生动描绘,也有对自然现象的巧妙比喻,更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行路难,东南地倾水弥漫。”一句开篇便展现出诗人在旅途中所遇到的地势倾斜、水流泛滥的景象,预示着接下来的旅途将充满挑战。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述三江五湖的宽广、鱼龙的出没、钱塘江的潮头和艰险的山路等自然景观,展现了旅途中的各种困难和危险。然而,诗人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而是以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去面对它们。如在“我有河之可道,众堰之阻难。两牛之力尽矣,犹如咫尺重关。”等句中,诗人表达了他在克服阻碍时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诗人还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如在“此去投北经中原,昆仑万里倾浊澜。一吞数舟岁常然,舟楫幺麽吁难全。陆行崤函车不前,况复羊肠万屈蟠。”等句中,诗人以辽阔的水域和崎岖的山地为象征,暗示了人生的道路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总的来说,《行路难》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展示了其深沉的人生哲学和独立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滕岑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40年前后,当时滕岑正处于人生低谷,他的才华并未得到朝廷的重视,因此感叹世道艰难。
在滕岑所处的时代,唐朝正值开元盛世之后,社会繁荣稳定,但同时也面临着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内部矛盾。滕岑作为一名文人,他在政治上并不得志,但他仍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表达了他的壮志雄心。
在这首诗中,滕岑通过描绘登山、涉水等艰险场景,形象地展示了行路的艰难。他以此比喻人生的道路充满曲折和困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诗人坚信只要勇敢前行,终能抵达理想的彼岸。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成为了唐诗中的宝贵财富,激励着后世的人们勇往直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