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龙节传法院译经御筵
诞圣千年日,祈祥亿刼尊。
秘言翻贝叶,胜事集祗园。
宝盖天香住,银珰诏语温。
曾无了义学,空愧酌尧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诞圣:这里指皇帝的诞生,表示皇帝的诞辰。
千年日:指皇帝诞辰这一天,寓意长寿。
祈祥:祈求吉祥,保佑国泰民安。
亿刼尊:表示极高的尊敬,即对皇帝的无比敬重。
秘言:这里指深奥的佛教经文。
翻贝叶:表示翻译佛经,因为古代的佛经多以贝叶书写。
胜事:指美好的事情。
祗园:佛教圣地,这里借指皇帝举行祈福的地点。
宝盖:佛家法器之一,用于保护和覆盖佛像。
天香:形容皇宫内香气四溢。
银珰:指皇帝的诏书。
诏语温:意指皇帝的诏书言辞温暖,饱含深情。
了义学:佛教中最高的学问,意为彻底了解佛法真义。
酌尧樽:饮尧帝之酒,这里借用尧帝的贤明来赞美皇帝的智慧与德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皇帝在兴龙节的庆祝活动,表达了作者对于皇权的敬意和对翻译佛经的热情。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皇室的繁华和庄重的气氛,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学识的追求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全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宗教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著名诗人范祖禹的《兴龙节传法院译经御筵》描绘了宋哲宗元祐年间朝廷举行的一场皇家盛宴。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88年前后。当时正值北宋晚期,国家内外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人生际遇方面,范祖禹身为文人士大夫,经历了科举考试并顺利进入官场,受到皇帝的重视和信任。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因此有机会参加这类皇家盛宴。
时代背景方面,北宋时期佛教发展迅速,形成了许多新的佛教派别。翻译佛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皇帝和政府都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法院负责了佛经的翻译工作。与此同时,由于儒家思想的推广,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他们倡导理性、崇尚道德,这对诗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综上所述,《兴龙节传法院译经御筵》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晚期这一相对和平繁荣的时期,范祖禹作为一名受到皇帝信任的文人士大夫,得以参加了这场皇家盛宴。他在宴会上目睹了朝廷对佛经翻译工作的重视,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这首赞美皇恩浩荡、强调儒家伦理的诗篇的诞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