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苏寺丞
公身多不定,何路慰飘离。
莫以微言合,苦将幽思悲。
山程朝醉少,雪屋夜眠迟。
即问逢春约,芳菲折赠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的身体总是不安定,如何能找到安慰您漂泊的心灵的道路呢?
不要用简单的言语来取悦别人,但也不要因为深沉的思考而悲伤不已。
在山间小路上醒来时还带着清晨的醉意,在雪中的小屋中度过漫长的夜晚。
当你问我春天的约定在哪里,我会用芬芳的花朵作为礼物赠送给那位陪伴我之人。
去完善
释义
1. 苏寺丞:诗人友人,名字未详。
2. 公身:指苏寺丞的身体状况。
3. 不定:不稳定,难以捉摸。
4. 莫以微言合:不要因为简短的交谈而感到满足。
5. 幽思:深沉而隐秘的思想感情。
6. 山程:山中的路程。
7. 朝醉少:早上喝的酒很少。
8. 雪屋:被雪覆盖的房屋。
9. 夜眠迟:晚上睡觉晚。
10. 即问:立即询问。
11. 逢春约:约定在春天重逢。
12. 芳菲:花草的芳香。
13. 折赠谁:赠送给谁。
去完善
赏析
《送别苏寺丞》是一首抒写别离情愫的诗歌,全诗情感真挚、意味深长,描绘了友人别离的场景和心境。诗人借以委婉地传达出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别苏寺丞》是北宋诗人张咏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75年至1004年之间,这是张咏任四川知州和广州知州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张咏经历了北宋的太平盛世,但同时也目睹了民间的疾苦。他致力于政治改革,提倡节俭,关心民生,使得他在文学和政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创作《送别苏寺丞》时,张咏可能正面临着一次离别。他与苏寺丞相交甚厚,他们的友谊源于对国事的热衷和对民众的关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分别,这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生涯的现实。
这首诗传达出的是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感,以及作者对于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虽然他们各奔前程,但在张咏的心中,这种深厚的友情并不会因为距离而减弱,反而会更加坚定。这也是张咏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