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峰院
山前十里入青苍,猿鸟声中建道场。
日转竹阴侵阁冷,水流花片过门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前有十里之地进入青苍的世界,在这自然之中,猿猴与鸟儿齐声歌唱出和谐美妙的旋律,如同建造了一座自然的道场。太阳逐渐西移,竹影投在楼阁间带来丝丝凉意,水声伴着花瓣飘过门庭,散发出淡淡的花香。
去完善
释义
1. 鹫峰院:位于浙江天目山的古刹。
2. 青苍:这里指代天目山满眼的绿色。
3. 道场:僧道修行的地方,这里指的是鹫峰院。
4. 日转竹阴:阳光照在竹林上,随着太阳的移动,光线也在改变。
5. 阁:寺庙中的建筑,此处可能是指寺院的大雄宝殿。
6. 水流花片:溪水带着落花流淌。
去完善
赏析
《鹫峰院》这首诗描绘了山林之间的美景与道场。诗人以“山前十里入青苍”开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广袤无垠的山林画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猿鸟声中建道场”则意味着在这自然的怀抱中,人类的活动也与之和谐共存。接着的“日转竹阴侵阁冷,水流花片过门香”则更加具体地描述了山林中的日常景象,阳光透过竹林投射出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花朵的香气,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自然。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哲思,又传达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鹫峰院》是宋代诗人蒋之奇的著名作品,创作于北宋时期。蒋之奇在公元1031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他从小便展露出过人的文学天赋。1057年,蒋之奇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并高中状元,此后历任地方官职,后因与朝政不合而辞官回乡。
蒋之奇生活在北宋中叶,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文化艺术非常活跃,文人墨客聚集在一起,探讨诗歌、散文等各种文学形式。此外,由于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许多文人也热衷于寻求心灵上的宁静和解脱。
在蒋之奇的《鹫峰院》一诗中,他以鹫峰院为引子,表达了对故乡杭州的眷恋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展现了蒋之奇作为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的风采,同时也反映了北宋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